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与苏联的竞争中领先,美国等不到专门设计一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正在船台上建造的“蝎子”号攻击核潜艇从指挥台围壳后面拦腰斩断,在中间插入了一段39.6米长的分段,并在其中安排了16枚“北极星”战略导弹及其指控系统。1959年,这艘被改名为“乔治·华盛顿”号的战略核潜艇终于如期服役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总共建造了5艘,分别是SSBN-598“乔治·华盛顿”号、SSBN-599“帕特里克·亨利”号、SSBN-600“西奥多·罗斯福”号、SSBN-601“罗伯特·E·李”号、SSBN-602“亚伯拉罕·林肯”号,都编人到第14潜艇中队,以苏格兰的霍利湾为基地执行在北大西洋方面的非战时巡逻任务。

乔治·华盛顿级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长116.3米,宽10.1米,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上5900吨,水下6880吨。

航速:水上15节,水下24节。

潜深:213米。

自持力:60昼夜。

人员编制:132名。

动力装置:一座由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制造的S5W型压水反应堆,主机是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齿轮减速汽轮机,功率为15000轴马力。

武器装备:6具533毫米水压式鱼雷发射管;16个“北极星”弹道导弹发射筒,分为两排垂直布置,每排8个。

电子设备:半球形的上部布置着AN/BQS-4型主动声呐基阵,下部布置着AN/BQR-2B型被动声呐基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