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文萨

列赫·瓦文萨(1943~ ) Watesa,Lech
波兰工人活动家,波兰总统(1990~1995) 。
生于1943年9月29日 。瓦文萨是木匠的儿子 ,仅受过小学和职业学校教育.
1967年在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当电工。
1970年十二月事件中任列宁造船厂罢工委员会委员。在1980年8~9月工潮期间,任格但斯克联合罢工委员会主席。
1980~1981年任格但斯克团结工会联合筹备委员会主席。
1981年起任团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与政府谈成一个妥协协定,将高度中央集权的苏联模式的经济体系,改变为像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类型的工人自治体系。但波兰政府于1981年12月31日颁布军事管制法,禁止团结工会活动,逮捕包括瓦文萨在内的工会领袖。不到一年,瓦文萨获释。
198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90年12月9日当选为波兰总统。1995年卸任。在成为总统时,被称为一个“带着斧头的总统”———坚决、强悍、简单,不兜圈子。
1995年连任失败,2000年再度竞逐总统,只获得1.01%选票。
10月16日,波兰所有重要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已发表声明,正式宣布退出波兰的政治舞台!瓦文萨在声明中解释说,他这么做是在承担波兰右派在总统选举中失败的责任。在今年10月8日进行的波兰总统选举中,左派候选人、现任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在第一轮选举中即以绝对多数票的优势,击败包括瓦文萨在内的众多右派总统候选人,蝉联波兰总统。而瓦文萨在选举中仅获得1.01%的选票,在12名候选人中仅排第七位。对此,他表示,正是这一选举结果使他最终认识到,在波兰的政治舞台上,他该“靠边站”了。
今年57岁的瓦文萨原是波兰格但斯克造船厂的电工,70年代以组织船厂工人罢工起家,并因在1980年8月31日作为罢工委员会主席同当时的波兰政府签署协议而闻名于世。此后,他组织成立了波兰“团结工会”,并代表“团结工会”同政府签订了“圆桌会议”协议。1989年,“团结工会”在波兰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政府,而瓦文萨在1990年当选为波兰剧变后的第一任总统。瓦文萨作为波兰总统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5年。然而,1995年,当他在总统选举中败给年仅41岁的“民主左派联盟”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后,瓦文萨的境况就真的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让瓦文萨痛惜不已的是,他只是在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才以3个百分点的微弱劣势败给了克瓦希涅夫斯基,痛失总统宝座的。他不愿承认在选举中的失败,为雪耻明志,他发誓决不同克瓦希涅夫斯基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更不同他握手。瓦文萨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克瓦希涅夫斯基就任波兰总统至今的5年间,凡是有克氏出席的场合,瓦文萨一律谢绝邀请。波兰报纸曾报道过两位总统间一个有趣的细节:在1995年11月20日的总统权力交接仪式举行前,双方约定,为了表示对老总统的尊重,新总统应提前到达举行仪式的大厅,在前任总统到达时,新总统主动迎接并握手。可到了当天,克瓦希涅夫斯基不知为何没有如约先到,而是姗姗来迟,而且在步入大厅时,新总统径直向众多来宾走去,而没有主动同瓦文萨握手,这使得瓦文萨再也无法忍受新人对自己的“不敬”了,所以当双方先后致辞完毕需要礼节性握手时,面对新总统热情伸来的双手,瓦文萨拂袖而去。
瓦文萨竞选连任总统失败后,只好重操旧业回到工厂。他重新跨入格但斯克造船厂的照片,曾被世界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虽然他又回到了造船厂,可这位前总统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对昔日辉煌的眷恋,更不愿承认在总统选举中的失败。他先是成立了“瓦文萨研究所”,后来,又于1997年成立了波兰第三共和国基督教民主党,并自任主席,开始为2000年的总统竞选积极准备。
在选举中始料未及的惨败,使瓦文萨感到在政治上前所未有的“孤独”,并最终使他“痛下”告别政坛的决心。瓦文萨1995年下台后,同家人一起,居住在政府为他提供的位于波兰北部海滨城市格但斯克的一幢别墅内。瓦文萨和夫人达努塔育有4儿4女,目前他们一大家子人合住在这幢总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别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