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狼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文名】: 鸡肠狼毒

【类 别】: 根类

【英文名】: Branchy Euporbia Root

【别 名】: 金丝矮陀陀。

【来 源】: 为大戟科植物鸡肠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的根。

【采 制】: 夏、秋季采挖,晒干。

【性 味】: 根呈圆锥状或纺锤形,直径l~5cm,长约至25cm,有的具分枝。

外皮呈褐色至黑褐色。

粉质,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气微。

性平,味微辛、甘;有大毒。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20cm,含白色乳汁。

根粗大,肥短,近圆锥状,形如萝卜,外皮黑褐色,内面微黄白色,根顶部平截,有多数顶芽,陆续抽出地上茎。

茎有的带红色。

叶互生,常密集枝端,叶片条形,长2~3cm,宽约4mm,主脉突出。

春末开黄绿色花,茎顶抽出5~8条花序,每枝有1~3分枝,分枝基部有4~5片叶状苞片,分枝顶端各生一杯状聚伞花序,总苞黄绿色,有4~5裂片,形如花瓣。

【生长地】: 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主产云南。

【化学成份】: 含β-谷甾醇、环桉烯醇、24- 次甲环木菠萝烷醇。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止痛,通便。

用于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大便秘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