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荚兰

【学名】
Vanilla fragrans (Salisb) Ames (Vanilla Planifolia Andrews)
【别名】
香子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哗呢拉
【科属】
兰科Orchidaceae,香荚兰属Vanilla
【特征与特性】
为攀缘性藤本、浅根植物,茎肥厚,每节生一片叶及一条气生根;叶大,肉质,扁平;总状花序生于叶腋;果实为肉质荚果状,常称之为豆荚。植后1.5年部分植株开花结荚,2.5年全面开花结荚,从开花到荚果成熟约需1年时间。果实成熟后需进行生香加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为6.0~6.5之间为宜)。湿热带气候,年降雨量1500~3500毫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空气湿度一般在75%以上,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都适宜香荚兰生长。生长适温为21~32℃之间,日照时数2473~2564小时,营养生长期遮荫度为60%~70%,投产期遮荫度为50%。
【分布状况】
香荚兰原产于中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以内,海拔700m以下地区。商业性生产仅限于墨西哥、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群岛、留尼汪、印尼等热带海洋地区,塞舌尔、毛里求斯、波多黎各、斯里兰卡、塔希提、汤加、乌干达、印度等地也有少量栽培。我国1960年从印尼引种香荚兰成功之后,先后在福建、海南和云南栽培成功。
●马达加斯加
香荚兰早在1873年就收入马达加斯加。得益于当地及佳的气候条件,生产迅速地膨胀,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产地处于该岛的东北部,有多达55 000个农户种植这种农作物。马达加斯加生产波旁(Burbon) 型的香荚兰豆。所谓"波旁型"与种植条件和生香技术有关,已被视为世界的香荚兰质量标准。马达加斯加香草的产量波动主要与气候条件有关。该国的平均产量为1000吨/年,最高产量是在1987年,达到2164吨。1994年,产量为974吨。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生产爪哇香荚兰和"波旁型"型的香草,分别分布在爪哇岛和巴厘岛,其中爪哇香荚兰豆荚的质量比类"波旁型"的差。而这里产的"波旁型" 香荚兰豆与原产地的质量相差无几。在过去几年中,印度政府相当鼓励当地农民种植香荚兰,同时致力在改进豆荚生香技术,以求达到更佳的香气特征。印尼的生香工作与研究人员正同英国自然资源研究所一同展开生香技术,尤其注重都加水分含量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印尼香草豆荚的香气质量。现在印尼产品已成为马达加斯加产品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迄今尚未有印尼香草豆荚的准确统计数据,估计每年产量是700至800吨。
●科摩罗和留尼旺
这两出产地与马达加斯加相近,也生产"波旁型"产品。科摩罗的年产量保持在200吨左右,往往会因巅风和其它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减产。
●乌干达
到目前为止,乌干达尚未出口香荚兰豆荚进入国际市场,但该国正为建立一个香草工业做出巨大努力。
在过去几年中,每年进入国际市场的香草豆荚,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亚各占40%,科摩罗占15%,留尼旺和其它小生产商占有其余的份额。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香荚兰的需求量一直供不应求,价格直线上升。在2004年,市场上的香荚兰需求达到4 500吨,但是市场上的供应量却缺少3 100吨。其中最主要的香荚兰进口国为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英国、澳洲等。目前,市场上每公斤香草的价格为25令吉至60令吉,而且行情看张。
【作用】
主要用于制造冰淇淋、巧克力、利口酒等食品的配香原料;还可用于化妆品业、烟草,发酵和装饰品业上;同时可作药用,其果荚有催欲、滋补和兴奋作用,具有强心、补脑、健胃、解毒、驱风、增强肌肉力量的功效,作芳香型神经系统兴奋剂和补肾药,用来治疗癔病、忧郁症、阳痿,虚热和风湿病。
香荚兰是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料植物,据科学分析,香荚兰果荚含有香兰素(或称香草精)以及碳烃化合物、醇类、羧基化合物、酯类、酚类、酸类、酚醚类和杂环化合物等150—170种成分。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型,广泛用作高级香烟、名酒、奶油、咖啡、可可、巧克力等高档食品的调香原料。现已成为各国消费者最为喜欢的一种天然食用香料,故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在我国,香荚兰被名列“五兰”之首(香荚兰、米籽兰、依兰、白兰、黄兰)。
【栽培价值】
全世界有香荚兰约100种(其中热带属约50种),800多个品种,但有栽培价值的仅有三个种。品质最好,栽培最多的是墨西哥香荚兰。种植后一般两年半至三年就能开花结果,六至七年则进入盛产期,经济寿命在十年左右。世界香荚兰产地目前主要集中在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科摩罗、留旺尼、乌干达、塞舌尔、墨西哥和塔希提等岛屿国或地区。
我国的香荚兰是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引种的,并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在室内试种获得成功。由于香荚兰是高档食品不可缺少的调香原料,而且价格昂贵,我国已将香荚兰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目前香荚兰已被引种到云南、广西、广东等,其中西双版纳发展最快,现已有近1000亩的露地栽培面积,而且长势良好,具有十分喜人的生产前景。在不久的将来,西双版纳的这块沃土,成为我国香荚兰生产的主要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