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鼻镇
安义县石鼻镇位于南昌市西郊60公里处,距昌北机场45公里,新祺周火车站35公里,江西最大的九江港口115公里。北接105国道,南连320国道,万赤公路(省道)和安石公路(县道)穿境而过,分别与新建县红林林场,湾里区红星乡,奉新县样埠镇和安义县的黄洲乡、乔乐乡、鼎湖镇、长埠镇4县(区)7乡(镇)接壤。区域总面积99.8平方公里,下辖16村(石鼻、邹家、石楼、果田、联合、对门、堎上、京台、邓家、向坊、潘家、东庄、赤岗、赤石、燕坊、砀山),2个农业生产单位(林场、农科所)和1个居委会。2000年全镇总户数7869户,人口32768人,其中男16777人,女15991人,非农人口2410人。
全镇地形概貌“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耕地面积41585亩,其中水田37770亩,旱地36317亩,农业劳力3600人,其中男4844人,女4384人,可开发水面1.2万亩,其中有各类大小水库4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9座,山塘水库33座,总蓄水量1.2万方),圩堤5条,全长23公里,林木蓄积量10万立方米,石英石、花岗岩、电气石、矿泉等储量丰富,土质主要是红壤(西山岭一带)和沙性土壤(沿南潦河一带)。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石鼻镇东倚西山屏障,唐诗人“珠帘幕卷西山雨”是之,风光秀丽的“洗药湖”、梅岭避暑山庄出自其中。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10处。红色旅游资源有赤岗山下百人坑(日寇屠杀集中地),向坊、邓家、东庄、砀山、燕坊等处红军标语等;古代建筑有邓家贞节牌坊,京台古塔、古门坊、古民居等;西山自然风光优美、奇山怪石、仙人洞众多,特别是京台千年古村群和古戏台更是少见,被誉为赣文化和赣商文化的完美结合,这些都是旅游观光的圣地,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1978年以来,石鼻镇坚持“兴工强镇”战略,以增产增效改造老企业为重点,以创办新企业为突破口,促进了全镇工业的稳步发展。先后改造了农机厂、建筑公司、手工业联社、果园场等1批老企业,到2000年,全镇有集体企业18个,私营企业811个,已领照个体、私营企业158户。加强市场建设,改善交易环境,到2000年止,全镇有工商业户215户,传统特产有零枣坯、冻米籽、糕点印模、郭家菜刀。据统计,全镇现有雪枣坯加工户1000余户,2000年产量达100多万斤;糕点印模雕刻个体户30多家,产品行销20多个省市。2000年全镇外出务工人数达4000多人,成为农村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南昌市安康达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1家私营独资企业,也是安义县粮食转化龙头企业,1997年4月在原石鼻糕粉厂基础上改制而成,固定资产108万元,职工近百人。先后购进剥壳机、粉碎机等成套设备,产品有糯米粉、米糕粉、冻米籽、花炮浆糊等10多个品种。畅销于湖南、武汉、广东、福建等地。2000年又投资120万元购进两条水磨糯米粉生产流水线设备,公司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现公司年产量(糯米粉)达1.5万吨。公司生产的邓氏牌糯米粉是石鼻四大地方特色产品之一,具有色白、口感滑爽、细腻等特点,适宜水煮,油炸(煎)等各种吃法,市场销售旺盛,前景十分看好。
近几年来,石鼻镇立足镇情,抢抓机遇,稳农业、抓工业、重教育、活商贸,实行多层次,全方位改革开放,全镇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从1997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基础上,大力修路兴市,引农造城,拓城建镇,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如今,集镇街道和进镇公路全部硬化,初步搭建“三纵三横”“田”字型框架,形成公路网络化。2000年9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厦门翔鹏房地产公司投资1200万元兴建了石鼻新世纪购物广场。广场竣工后,镇党委、政府对集镇市场进行了分街划块,规行划市,石鼻集镇逐渐形成建筑建材1条街、铁业农器1条街,印模雕刻1条街,食品加工1条街。同时,集镇先后建起了中小学教学楼、卫生院门诊大楼,商住大楼,农机大楼等18幢小城镇标志性建筑,主街道两侧全部铺设了彩色人行道板,埋设了下水道,栽上了风景树,安装了广告灯,集镇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2000年7月,石鼻镇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建设小城镇”,10月,被评为“南昌市卫生镇”。现在,石鼻正在朝着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现代花园式城镇迈进。
现在石鼻至南昌的公路已经修建完毕,从而从石鼻到南昌的时间缩短了很短,但是由于目前道路设施还不够完善,所以暂时禁止客车载客从此公路通过,这当然是出于乘客的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