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段位

段位是级别的一种表现方式

有一些项目是以段位的形式来区分等级的,

例如现实中的围棋,象棋,跆拳道等等,

虚拟网络上的游戏(目前有网络游戏泡泡堂)等

都是段位划分等级的代表项目。

例1:围棋段位

一、围棋的水平用段位来描述。中国的围棋段位分成业余段位和国家专业段位两种。

二、业余段位

1、业余段位的两个阶段

业余段位分成级和段两个阶段。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32级、31级..2级、1级、业余初段、业余2段..业余7段等段格。一般而言,相临两个格子的水平差距是一个子,例如业余2段与业余6段之间就差了3到4个子左右的水平。请注意:业余段位的标注是阿拉伯数字。

2、段位的获得

想成为业余初段到业余5段,只要参加区县级体育部门组织的升段比赛,并在一定的组别中获得一定胜率就可以得到;获得业余6段和业余7段则难得多。业余6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并获得前6名的业余棋手,这些棋手的水平明显强于标准的业余5段;而业余7段的获得者则必须是参加国际性业余围棋比赛并获得前3名。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业余棋手,都具有相当于中低段专业棋手的水平,或者根本就是退役的专业棋手。

3、段位证书

业余段位中,“级”一般没有证书也几乎不需要证书;“段”有段位证书。

4、段位证书的授予

业余初段到业余5段的段位证书,由地方棋院和相同级别的体育管理部门授予;

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段位证书,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派中国棋院授予;也有少部分已退役的专业棋手,平时以业余6段的水平参加各种业余比赛,这也是被允许和被接受的。

三、专业段位

1、段位台阶

专业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专业初段、专业二段..专业八段、专业九段。请注意:专业段位的标注是汉字。

2、中国的专业段位均由国家授予。每年,中国棋院都统一组织一次国家专业段位的升段比赛,这是围棋界的高考。

3、全国升段赛对报名者的要求

水平:业余5段以上

年龄:男不高于15周岁,女不高于18周岁(这个年龄标准待确认)

4、录取名额

不管多少棋手报名参赛,每年能够成为专业棋手的名额只有20个,其中男15人,女5人。

从最近几年看,报名的人数基本在400人左右,水平基本都是业余5段和业余6段的孩子,录取的比例是1:20,可见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5、中国的专业棋手数量

根据2005年04月30日为止的中国棋手等级分名单,目前中国在册的专业棋手是381人,加上今年7月刚刚成为专业棋手的20个孩子,一共是 401人。

显然,在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国家里,围棋专业棋手只有区区400人,这是典型的稀缺资源。

6、专业棋手之间的水平差异

专业棋手之间的水平差异远比业余棋手之间要小,比如,专业六段只能让专业二段一先甚至在比赛中要分先,而业余6段可以让业余2段3到4个子,因此,专业棋手之间尽管段位有一定差距,但水平差距并不大。

7、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之间的水平差异

可以大致这样理解:专业九段让业余5段四到五个子,专业初段比业余5段的水平好一些,和业余6段的水平大致相当。

例2:跆拳道的段位

区别跆拳道的级别主要从腰带上来看:

10级为白带:表示空白,根本没有跆拳道知识,意味着入门阶段。

9极为白带加黄杠

8级为黄带:表示大地,草木在大地生根发芽,意味着学习基础阶段。

7级为黄带加绿杠

6级为绿带:表示草木,成长中的绿色草木,意味着技术的进步阶段。

5级为绿带加蓝杠

4级为蓝带:表示蓝天,草木向着蓝天茁壮成长,意味着进度达到相当高的阶段。

3级为蓝带加红杠

2级为红带:表示危险,已具备相当的威力,意味着克己和警告对手不要接近。

1级为红带加黑杠

黑带:表示白色的对立,相对白色技术已经熟练,意味着黑暗中也能发挥自身能力。

区别跆拳道的段位还要看道服和肩章:

一段至三段的道服衣边有黑色带条,四段以上道服的衣袖和裤腿两边有黑色带条。

根据道服上的肩章和腰带上的罗马数字1到9可区别段位和级别。

例3:泡泡堂段位

泡泡堂段位系统是一种利用积分来标志玩家技术高低的系统,是一种公平公开的系统,不同于现在的升级系统。段位系统拥有明显区别现有系统的两个特点:扣分和随机分配对手,这两个特点使段位系统成为实力标志的重要手段。

胜利可以得到积分,失败了就会被扣分,高手就会在这种规则下会和一般人的距离拉开,成为段位排行榜上的先锋;随机分配对手,上一轮的对手不能连续和玩家对战,减低了作弊的可能性,营造了一个公正的游戏环境。

围棋象棋跆拳道泡泡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