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
【 大秦国 】 《 佛学大词典 》
位于亚洲西端、地中海东岸之古国。相当于古罗马帝国及小亚细亚一带。又称海西国、犁鞬国。自古即与我国有交通往来,当时有‘世界极西’之称。其地所产之金银奇宝,如火浣布等皆是闻名珍品。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五○·三三一上):‘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大秦锦褥铺之。’
据旧唐书列传第一四八、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释迦方志卷下波剌斯国条等所载,大秦又称拂菻,即东罗马帝国,位于波斯之西北。东罗马帝国于君士坦丁堡建都后逐渐强盛,兼并小亚细亚及叙利亚等地,并与东方诸国交通往来,我国隋唐时称其为拂菻。另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之记载,则大秦乃指叙利亚。唐初,基督教中之一派景教传入我国,而称大秦景教,并建有大秦寺。
此外,大秦之名,屡见于佛典中,如那先比丘经卷下(大三二·七○二上):‘王言:“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巴Alasanda )。”’又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一二○章(大四九·一一中):‘将有三恶王,大秦在于前,拨罗在于后,安息在中央。’另如菩萨善戒经卷二菩萨地不可思议品、巴利文大史(巴Maha^vam!sa xxix )等所载,‘大秦’一词,均指古代安息国东北方之叟那(巴Yona ),亦即大夏。宋代之后,则‘大秦’一称,又每与波斯混同。至近代,以白鸟库吉等为代表之日本学者则主张,大秦系指昔时隶属于罗马之埃及。[佛祖统纪卷三十二、卷三十九注、大宋僧史略卷下、后汉书卷七十八大秦国条、唐会要卷四十九、唐书西域列传第一四六、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第六十]
【 大秦国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位于亚洲西端、地中海东岸的古国。相当于罗马帝国及小亚细亚一带。另有海西、■鞬、拂菻等异称。自古即与中国有交通往来,当时被认为是世界极西之国。《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载,大秦国一名■鞬,因在海之西,又称海西国,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数十小国隶属之,国中金银奇宝颇多,出产织物、香等,与安息、天竺皆有贸易往来,国民富饶;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献象牙、犀角、玳瑁等。《三国志》卷三十注所引《魏略西戎传》,亦详述从安息到该国的路径及该国情形。
关于该国的位置,有多种说法︰
(1)希尔特(Hirth)以之为当时隶属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而且‘■鞬’是rekem的音译,即指希腊人所谓的Petra城。
(2)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认为是当时罗马帝国所占有的埃及,■鞬应是其都城Alexandria的略译。
(3)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则说大秦和■鞬是不同国家,‘大秦’为古代波斯语das/ina(左方或西方之义)的音译,即安息人称其西方罗马领地的名称,而‘■鞬’是ragha或rhaga□□的音译,是位于米底亚(Media)地区,信奉祅教的国家。
有关汉魏时代的大秦国,有如上诸说,但今日日本学者多从‘埃及说’。
‘大秦’之名,常出现于佛典之中,但多半指原属希腊治下的大夏(Bactria)。如《那先比丘经》卷下云(大正32·702a)︰‘王言︰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百二十章》云(大正49·11b)︰‘将有三恶王,大秦在于前,拨罗在于后,安息在中央。’巴利《大史》记载,臾那(Yona)人摩诃昙无勒弃多(Mahadham-marakkhita)与三万比丘从臾那城阿拉赏达(Alasanda)来;《菩萨善戒经》卷二〈菩萨地不可思议品〉谓,栗特、月支、大秦、安息等之声是细声。此等所载之大秦,皆指古代安息国东北方的臾那,即大夏。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载(大正54·1289b)︰‘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北极众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其土出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寇盗,人有乐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广阔,文物昌明。’
依此记载,大秦或指叙利亚,即文中的珊瑚之海相当于红海,众宝之山相当于托鲁斯(Taurus)山,花林相当于罗马,弱水相当于幼发拉底(Euphrates)河。
《通典》卷一九三大秦国条注,引杜环《经行记》说,拂菻国拥有苫国之西,隔山数千里,亦称大秦。西枕西海,南枕南海,北接可萨、突厥。《旧唐书》卷一九八谓,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接波斯。另外,《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释迦方志》卷下波剌斯国条等所载,亦以拂菻为大秦的另一称呼,位于波斯国的西北。而关于拂菻的位置,希尔特及藤田丰八认为是叙利亚,白鸟库吉主张拂菻一语为rutrum的音译,是从土耳其人称罗马为urum而转来的,亦即广指东罗马帝国。
要言之,大秦国之称未必指某一特定的地域。似乎依时代的不同而指埃及、大夏或叙利亚等地。宋代以后,则与波斯常相混同,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九注记载,波斯国在西海,即大秦国。
[参考资料]《大宝积经》卷十;《大庄严论经》卷十五;《大般涅盘经》卷十九;《汉书》〈列传〉卷三十一〈张鶱传〉;《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旧五代史》卷十四;《梁书》〈列传〉第四;《释迦方志》卷上;《唐会要》卷四十九;《大宋僧史略》卷下;《佛祖统纪》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