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金亭碑
“却金亭碑” 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现坐落于今广东省东莞城区光明路与教场街交叉的街角处,碑高184厘米,宽102厘米,青石碑身和红砂岩的底座显得非常厚重。石碑打制得相当仔细,碑的上部呈弧形,雕刻着细腻的云海花纹,花纹间是古篆体的碑额,下面是楷体碑文,镌刻精良,字迹至今仍清清楚楚。根据碑文的记载,当时广东一带有些地方对外通商秩序混乱,贿赂和乱罚问题严重,甚至还有对外商拉差、劳役的现象。 兼管口岸的番禺县尹李恺上任后,对外商“不封舟者,不抽盘,责令其自报数而验之。无额取,严禁人役,勿得骚扰。”外商非常感激他,由暹罗商人奈治鸦看邀集外商,筹得一百两白银,送给李恺,李恺坚决不受。奈治鸦看无法将银子退回给外商,就到广州找到李恺的上司,请求将这笔钱建个亭子,以表彰李恺的廉政。得到批准后,奈治鸦看便在当时东莞最热闹、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演武场筑亭、建坊、立碑、挂匾,名却金亭,碑即名“却金亭碑”。
这座460多年前由外国商人竖立的石碑,不仅记载了明朝时期东莞给外商创造良好投资、贸易环境的史实,也反映了当时我市民风淳朴,文明廉政的形象。是东莞市一处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却金亭碑”已被列入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却金亭碑作为明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