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陀
赵陀(?-前137),汉族,●南越武帝,又称"南越武王"。公元前203—137年在位,恒山郡真定县人(今河北省正定县)。
★★赵陀不仅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皇帝(100岁以上),更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71年。他是两广及越南一带的的拓荒第一人,同时也是第一代“南越国王”。赵陀属于堂堂正正的皇帝,尽管出于礼节,不得不对汉朝象征性的对外隐藏起自己的帝号——“南越武帝”,在南越国始终沿用皇帝的尊号。
◇◇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帅、年轻的赵陀为副统帅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陀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陀被委任为南海郡龙川县令。赵陀到龙川(今龙川县佗城镇)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秦二世时,由于先后有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陀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陀颁布任命文书,让赵陀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任嚣死后,赵陀摄行南海尉事,向横浦、阳山、湟溪关传布檄文,以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为由,要其疾速断绝道路,集合军队。赵陀并借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任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灭亡后,赵陀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起独立的王国-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
◇◇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时,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已无力用军事对付南越国,于是派遣大夫陆贾去南越,送其印绶,尊陀为“南越王”,劝陀勿为南边之患。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陀安定,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而此时南越帝国边界与汉朝长沙王封地相接壤。
◇◇ 两个政权貌合神离,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统治残暴,各种摩擦、矛盾公开化,开始和赵陀交恶。有关部门的官吏请求禁止南越国在边境市场上购买铁器,于是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陀认为,这是长沙王的主张,想依靠中原的汉王朝,消灭南越王国,兼作南越王,建立功劳。于是出兵攻打长沙国的边境城邑,打败了几个县才离去,且加冕为南越武帝。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周灶前去攻打赵陀。正遇上酷暑潮湿的气候,士卒中的多数人都得了重病,又遭赵陀顽强抵抗,致使汉军连阳山岭都无法越过;又过了一年多,高后死去,汉军就停止了进攻。赵陀因此凭借他的军队扬威于边境,用财物贿赂闽越、西瓯和骆越,使他们都归属南越、其后夜郎、毋敛、句町等国闻威也都纷纷归属南越国。这时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西尽广西,南抵越南中部,东有福建,北至湖南南部,成为与汉并雄的南方帝国。赵陀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坐黄屋左纛之车,与汉朝对立起来。
◇◇汉文帝即位,对外采安抚政策,主动向南越国修复旧好,于是在真定为赵陀父母的坟墓设置守墓人家,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又召来他的堂兄弟,赏赐了官职和财物。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重臣陆贾为太中大夫,前往南越国当使者,借机责备赵陀自立为皇帝而不派一个使者向中原汉天子报告。陆贾到了南越国,向赵陀晓以利害关系,赵陀被再次说服,表示要长久做汉朝的藩属国,遵守向汉天子纳贡的职责,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南越王”。陆贾回京报告此事,汉文帝非常高兴。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陀依旧春秋两季派使臣到长安朝见汉天子。而在南越国内,赵陀一直用皇帝的名号,只是他派使者朝见汉朝皇帝时才称王。赵陀在位71 年,享年一百余岁,卒时已是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
◆◆赵陀从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第一次推行“以夷治夷”,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帝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赵陀称帝建国,对中国文化之传入越南与中越血统之融和,其影响及贡献既深且巨。
◆◆越南史学家黎嵩赞之曰:“赵武帝乘秦之乱,奄有岭表,都于番禹,与汉高祖各帝一方,有爱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慑乎蚕丛(安阳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教民耕种,国富兵强,……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附言:赵陀建立南越国的年代并没有史籍直接记载,现代的研究文献均以《史记》的有关记载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对南越国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203年,一说是前2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