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之吻

基本信息【名称】犹大之吻
【类别】油画、湿壁画
【年代】作于1305年左右
【作者】乔托
【规格】200×185厘米见方
【属地】现仍归帕多瓦的斯克罗威尼礼拜堂内
作品赏析《犹大之吻》是十三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大画家乔托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
乔托从构图上尽量采用活的人物和真实的世界,对绘画素材已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方法。人文主义思想在乔托所生活的年代已经萌生,但还未形成一种思想运动,其特点即是与封建正统的神学思想相对立。人们开始从信仰神转变为信仰自己、尊重人性和人生的价值。这里介绍的《犹大的吻》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圣经历史画杰作之一。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壮。这幅画虽然是圣经故事,但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犹大的黄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画用重色调,上部深蓝,下部褐色,造成一种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这种斗争的紧张气氛。画家用画笔赞颂了光明、正义的化身——耶稣,鞭挞、揭露了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犹大。
据圣经传说 ,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犹大,偷偷勾结敌人,愿以30块银币出卖他的主耶稣。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耶稣已指出他是卖主之人,他便提前溜走,并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在这幅画面上,即表现犹大领了一队兵,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手里举着灯笼、火把、兵器,冲进了客西马尼园。犹大走在前头,直奔耶稣跟前,要与他亲吻,作为认人的暗号。画家以众多人物的复杂场面展开,显然是要借这一题材来表现生活的黑暗与光明面,以期体现正义与邪恶之间尖锐的冲突。这个为当时人民群众十分熟悉的题材,也并非乔托第一个用艺术来表现。乔托在这幅画上比较深刻地处理了这一宗教情节,反映的是画家自己对正义的同情和对邪恶的憎恨立场。画上的基督形象,是作为道德完善的崇高象征来表现的。 当然,这个富有戏剧性的场面,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的僵硬呆板的构图形式。为了解决画面的不同层次,他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安排得更加接近真实,扩大了画面的远近空间。为了使群像人物有主次,画家在用心探索明暗表现和物体的体积感。要处理这些复杂的绘画任务,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时代,还是艰巨的。
作者简介十三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春鸟,它在文学上的伟大代表是诗人但丁和小说家薄伽丘,在绘画领域里的伟大代表则是乔托。因此,在文艺复兴史上,乔托与但丁齐名,而且乔托在但丁的著名诗篇《神曲》里得到赞扬,说他超越了他的老师契马布埃,声誉高过其师;薄伽丘则在《十日谈》中评价乔托说:“他生而具有超群的想象力,凡自然界的森罗万象,他无一不能运用他的妙笔画得惟妙惟肖,令见者几疑是物的真体。”
十三世纪以前的意大利绘画,一直在拜占庭艺术的控制之下。所谓拜占庭艺术,是一种受罗马拜占庭帝国影响而产生的艺术风格,它的特点是高度的程式化,色彩艳丽而人物僵硬,重装饰而鄙视造型,离开真实非常遥远。特别表现在宗教画上,人被“神化”,而神又被僵化,人物没有个性,形象呆滞僵直。这种情况从契马布埃(约1240-1320)开始,逐渐有所转变,但是真正使意大利绘画摆脱拜占庭定型式的宗教画风的是乔托。
意大利的美术在13世纪以前,一直受拜占庭艺术的影响,这种情况要到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约1240~1302)等人诞生以后,才开始逐渐有所改变,然而真正使意大利绘画摆脱拜占庭宗教画风,并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第一位画家,却是契马布埃的学生,一位与伟大的但丁齐名的画家乔托(1267~1337)。 乔托一生主要绘制教堂内的壁画,他的作品在罗马、佛罗伦萨、帕多瓦等地的教堂内都有。这些壁画尽管都是描绘圣经里的故事,如《圣芳济的生涯》、《施洗约翰的生涯》、《基督传》、《圣母的生平》、《逃往埃及》等等,
乔托(1266-1337)是佛罗伦萨人,据传说,他是契马布埃的学生。传说乔托小时候是个牧羊人,在牧羊时以石块和树枝在地上作画,契马布埃偶然在途中见到,惊异于这个牧羊少年画得生动而真实,就收他为学徒了。后来,他一生从事于为教堂画壁画,从1308年到1334年间,他的壁画遍及罗马、佛罗伦萨、巴图亚、比萨、维罗纳、那不勒斯等地,可惜大都损毁了,保存下来的真迹不多。最著名的有《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基督传》等。
虽然乔托一生的努力都在力求革新,加强形象的个性化,但还未臻于理想;尽管如此,他的努力是受到伟大诗人但丁的好评的。诗人在他的《神曲》里曾写道:契马布埃强逞能,自负艺坛最英雄。而今乔托名扬远,竟将先生变后生。乔托除了在佛罗伦萨作画外,从1308年到1334年间,他还到比萨、维罗纳、弗拉拉、拉文纳、乌尔比诺、阿累索、路加、那不勒斯等地绘制壁画。此后,他又被任命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工程的总负责人,并被授以大师的称号。连人文主义小说家薄伽丘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内也提到过乔托,说他生而具有超群的想象力,凡自然界的森罗万象,他无一不能运用他的妙笔画得惟妙惟肖,令见者几疑是物的真体。
乔托出生在佛罗伦萨北郊维斯巴那诺村一个小康的农民家庭。一次,契马布埃在郊外发现这个放羊的少年,正在石头上不断地画画,瞧他的模样古怪,但画得很好,于是收他为徒弟。这样,他就跟从契马布埃学艺了。回到佛罗伦萨后,他和但丁等人的友谊甚笃,这对他以后的艺术有很大影响。乔托非常尊敬但丁,如在一幅题为《乐园》的大壁画里,他就把但丁的肖像画了进去。他的艺术后来胜过他的老师,也是和他的勇于探索的革新精神分不开的。乔托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在权贵面前他是不善于奉承的。有一段轶闻,说他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正在挥汗作画。那不勒斯国王来到他跟前,看到他如此不顾酷热,就对乔托说:如果我是你,这样热的日子,我就不工作了。乔托听后一笑说道:如果我是国王,的确就不会工作了。总之,乔托的绘画意义是深远的,他不仅表现了一位中世纪革新家的探索精神,还为后来的画家做出了表率。 这幅《犹大之吻》作于1305年左右,是湿壁画,有200×185厘米见方,现仍归帕多瓦的斯克罗威尼礼拜堂内。
影视作品犹大之吻Beso de Judas, El(1954)

导演:拉斐尔·希尔 Rafael Gil
编剧 Writer:Vicente Escrivá .....also storyRamón D. Faraldo拉斐尔·希尔 Rafael Gil
制作人 Produced by:Juan Manuel de Rada .....producer
国家/地区: 西班牙
对白语言:西班牙语
制作公司:Aspa Producciones Cinematográficas S.A. [西班牙]
发行公司:Compañía Industrial Film Español S.A. (CIFESA) [西班牙]
上映日期:1954年2月28日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