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季氏将伐颛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季氏将伐颛臾

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论语》 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当时社会的社会风貌,还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学习方法上,他认为应该"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论语》 语言简朴,生动.通俗,深刻,具有格言特色.

《论语》 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的许多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人有"半部《论语》 治天下"之说.由此可见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惧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注释】

[ 1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本文记录了孔子针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批评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的失职、暧昧、短视行为和态度,表现孔子反对兼并,反对贪欲,主张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

[ 2 ]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

[ 3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见(jiàn):谒见。

[ 4 ]事,指军事。

[ 5 ]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是:代词,复指宾语“尔”。过:责备。大意是,恐怕要责备你吧?

[ 6 ]先王:指周之先王。东蒙主:主祭东蒙山神的人。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四十里,西南接费县界。主:主祭人。

[ 7 ]指在鲁国疆土里边。

[ 8 ]是:代词,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

[ 9 ]何以伐为:凭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什么。为:语尾助词。

[ 10 ]夫子:季康子。

[ 11 ]周任:古代的史官。

[ 12 ]陈力就列: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陈列,施展。就:担任。列:位次,职位。

[ 13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把着。

[ 14 ]颠:跌倒。扶:搀着。

[ 15 ]相(xiàng):扶着瞎子走路的人。

[ 16 ]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 17 ]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 18 ]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

[ 19 ]这句说,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撇开不谈,而一定要为它作些别的说辞。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

[ 20 ]这里指诸侯、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 21 ]这两句当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指人口少。

[ 22 ]这句大意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 23 ]这句大意是,上下和睦,人民都愿归附,就没有人口少的现象。

[ 24 ]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 25 ]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 26 ]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 27 ]安:使……安定。

[ 28 ]相:(xiàng)辅佐。

[ 29 ]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守:守国,保全国家。

[ 30 ]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 31 ]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重点分析】

1.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2.疾:

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3.止:

例句 出处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4.见:

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5.过:

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把?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的国君)主管祭祀蒙山,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氏要这么干,我们两人做家臣地都不想呢.”孔子说:“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辅助者呢?况且你的话错了,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冉有说:“颛臾,城郭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求!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狂言来搪塞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若是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做到这样,本国以外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教(礼乐)和德政(仁义之政)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归附的人民生活安定.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鲁国内部)里面.”

【评析】

本文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第一段话说明了他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没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第三段话孔子正面阐述他的政治主张。

本文是篇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力,运用了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此文中后来演化为成语的有: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