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销
一、 代销、赊销与应收账款
在销售中,按照商品发出后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分为代销与赊销。
代销指商品发出后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仍属供货商,中间商按自己已售出商品的数量、金额向供货方结算,未售出的部分,所有权仍属供货方。
赊销指商品发出后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中间商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承担向供货商付款的责任,供货商随即拥有向中间商收款的权利,在供货商的财务帐上相应产生了应收账款,在货款未回收前,仅仅产生了债权,销售并未完成。
二、赊销产生的问题
赊销的英文为Open Account。无论如何定义它都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其回报就是在销售得到完全支付时赚取的利润。由于我国信用体制尚在建立之初,因此在现阶段,赊销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
1. 赊销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
首先,赊销所占用的流动资金是企业自己的钱或企业借来要还的钱,因而产生了财务费用及利息成本。应收账款过大导致企业为了维持经营弥补拖欠不得不过度贷款或融资。由于激烈的竞争,企业进入微利时期,大量的借贷使企业沦为银行的打工仔。
其次,应收账款的催收会发生通讯费用、人工费用、差旅费用、交际费用等,有时小额欠款的金额甚至不足以抵偿上诉催款的费用。此外,还会占用自有资金的存款利息、按税法规定提前开票时税金的占用及个别情况下为清欠发生的诉讼费用等。
2. 赊销使企业的经营风险上升
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赊销管理的不严格,造成了发生坏帐的可能。起先仅有一笔欠款,为了不影响销售,前款未清又放一批货,导致欠款总额增加,此后害怕收不回欠款,只好一批批不断放货,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血本无归。一笔3万元的坏帐,帐龄为一年,银行贷款利率按5%、毛利按3%计,则需要新增156万元的销售才可补回成本,而这156万元又会产生新的利息费用,由此产生的其它费用还未计入。
赊销使得中间商可以将人为因素造成的残、损商品退回厂家,此时厂家被逼无奈只得接收,总比收不回钱要好。
个别经销商认为:由于产品是赊来的,经销商没有资金压力,不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去销售产品,这种局面对厂家与经销商的销售都十分不利。如厂家催款压力大,为尽快回款,可能低价或跨区域抛货,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最终不可收拾,被竞争对手乘虚而入,甚至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将已回收的货款挪作他用。如果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业务员可能将在外的欠款回收后挪作己用,甚至以赊销的名义,挪用公司的商品,开展个人的业务,给职业犯罪提供了机会,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对经销商来说,没有资金的压力,对下家同样可能产生长期应收账款,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债务风险。某知名民营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在拥有2亿元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因5千万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而致倒闭就是一个例子。
3. 赊销使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信用意识与信用体系的不完全,使企业产生大量的过期应收账款。为了收回这些欠款,造成业务人员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催收欠款,一批欠款往往需要电话、信函、传真、出差反复催要,几乎没有精力去开发市场、帮助指导经销商,并害怕因催款与经销商或用户发生矛盾,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关系。此外企业派出的催款人员往往是业务骨干,财务部门也必须参与其中予以配合,同样牵扯了精力,使得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三、赊销的管理
在我国,尽管赊销存在诸多问题,但在许多情况下,赊销还是存在的,因此必须严格管理。
1.赊销的管理应从是否提供赊销的决策开始,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用户或经销商的付款习惯:
该付款时就付款的;被提醒时才付款的;被多次催要才付款的;因无支付能力无款可付的;认帐但有意拖延不付的;借口账目不清,反复要求对帐拖延不付的;在付款前破产的;
b. 经销商的销售能力
c. 支付能力及风险的评价例:(表一)
d. 负责人的人品、机构或人员的变动、新的投资意向及行为等其它因素在确定信用额度时同样应将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2. 明确赊销条款中额度的正确措词应为信用额度。
3. 对信用额度中两个关键的量化指标:金额/数量、时间进行控制。其中超帐龄导致的风险更大。一般情况下,其中之一达到限额即应停止供货并采取措施收回欠款后才可重新接受订单。
4. 如果商品(不适用于劳务)可以原封不动的收回,销售合同总是包括一项所有权保留条款,双方完全有权利协商一致,使所有权直到支付时才发生转移,尽管购买方在得到商品时已被赋予了占有权。
5. 所有必要的手续,如购货确认书、发货通知书、运单、收货确认书及符合信用额度的付款承诺书等必须完备,并有必要的审批手续,如用传真发送相关文件,必须提前在合同中明确其法律效力。因为相关手续不仅在管理中有用,诉讼时更是关键的证据。
6. 只接受对方有付款审批权的人所下的订单,即对方要货审批与付款审批是同一人。以往在销售实践曾经碰到不一致时付款困难的情况。
7. 随时注意客户的状况,以免发生坏帐的可能。
8. 应收账款的管理
在赊销管理中,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a. 对业务人员的教育
现金对公司的重要性;赊出的货是公司自己的钱或借来要还的钱;在得到实际付款之前销售并不是真正的销售,此时销售仅仅是作为一种会计分录,并且发生了成本;对已确定的客户,只会出货无力回款的业务员公司是不需要的;礼貌而坚决的付款要求是合理与必需的;提醒得越及时,得到的付款就越快……
b. 及时的核销与对帐
c. 按订单回款,而不是按对方已售出的部分回款
d. 建立到期前的提醒,到期日的确认,过期后的及时、反复的催要制度及超额度停止供货的合理措施
e. 提前回款的奖励及拖延付款的惩罚,此时应有必要的手段
f. 内部建立有效的赊销审批及与回款有关的考核与激励制度
g. 建立对外的评价制度(对及时回款的肯定与拖延付款的恰当抱怨)
h. 必要时的诉A讼
有关收款的方法在相关书籍中均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四、坏帐准备金
相关公司法案将应收账款定义为能在12个月内变现的流动资产。由于赊销带来的风险导致部分帐户无法收回或无法在12个月内收回,因而有必要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的提取增加了公司费用,减少了当期利润,但却很有必要。这样任何可疑的账款都有坏帐准备金作后盾,以保证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净额具有可回收性,且帐龄不到12个月。
坏帐准备金提取的不同方式:
1. 根据帐龄备抵
如过期3个月的提取25%,6个月提取50%,9个月提取75%,12个月提取100%
2. 按固定比例提取
如每月提取1‰或年提取1%
3. 高风险帐户的全额提取,当货款收到后有关价值再转回损益帐户坏帐准备金的冲销则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
五、力争现款交易
由于赊销方式在一个信用体系相对薄弱的国家,存在着殊多问题与较高的风险,一些国内外有条件的公司都是以现款的方式来处理订单的。
现款交易对于厂家来说可以减少借贷,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整体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及经营风险,有利于完全实现权责发生制。
而对经销商来说,虽然现款交易将资金变为了存货,但由此带来的压力利于更专注的销售和管理,并关心收益,使应收账款的金额减少,帐龄缩短,从而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在以往的销售实践中,曾有经销商在厂家实行现结后,资金占压反而降低了50%。同时由于没有信用方面的问题,消除了因应收账款导致的矛盾,有利于从供货商得到更多的支持,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共同探讨市场方面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收益。
并非所有供应商都有能力实行现款交易,实行现款交易须具备以下条件:
*应是行业的领先者
* 产品应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 相对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
* 有实力制定好的销售政策,并彻底实施
* 销售部门或分支机构的能力与魄力
供应商为实行现款交易,应做好以下工作:
* 向经销商说明现款交易对双方的好处,明确双方是平等的合作关系。由于从经销商品中得到了回报,因此相互间均应有义务进行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并各自承担风险。
* 对业务人员进行现款交易的教育与培训,树立信心,敢于并善于提出现款交易的要求。
* 将实行现款交易后预计节约的财务成本及经营成本(包括坏帐损失)的一部分让利于经销商,制定现结的优惠价格。在现结价与赊销价并存的地区,严格执行价格政策以利于现结的执行。
* 在存在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不能享受现结的优惠价格,否则意味着经销商没有资金投入仍在用供应商的钱进行周转,没有达到现款交易的目的,却付出了赊销的成本。
* 承诺在商品原封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回购,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很少出现。
* 建立便捷周到的物流系统以减少资金占压的时间,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