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齿亚纲
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坚头类
这是一类原始的两栖类,因牙齿的釉质层在横切面上呈迷路构造,故名迷齿两栖类,又因它们的头骨结构坚固,又叫做坚头类。产自格陵兰岛上泥盆统老红砂岩中的Ichthyostega Save-sode-rberg(鱼石螈)可作为代表。体长约1m,头骨长约20cm,高而窄,并在残余的鳃盖骨,身体表面复以细小的鳞片,身体后部拖一条鱼形的尾鳍。头骨的结构、牙齿的特征、脊椎的形态等都与总鳍鱼很相似。但是它出现了四肢,脊椎上长出了关节突(动物能弯曲活动),肩带与头骨间已失去连接(鱼是连接在一起,不能自由活动),都显示其能自由活动,可见能适应陆地生活。所以Ichthyostega是一类很好的从鱼到两栖的过渡型动物。
迷齿两栖类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发展为两栖类的主体,它们种类多、个体大,其中的石炭蜥(Anthracosarus)可能经过像Seymouria(蜥螈或西蒙螈)那样的代表进化为中生代时占统治地位的爬行类。迷齿类在石炭二叠纪的著名大型代表是Eryops(蚓螈),这种动物头骨很大,宽阔而比较扁平,耳缺很深,有大而具迷路构造的牙齿,脊椎和四肢骨结构粗强。它的生活习性可能像现代的鳄,出没于溪流、江河与湖泊之中。捕食鱼类。从很多方面来看Eryops都代表两栖动物进化中的高峰。
作为两栖纲的主体类群,迷齿两栖类在地质历史上最早出现于泥盆纪晚期,石炭纪和二叠纪时非常繁盛,成为当时地球上居统治地位的动物类群,因此石炭二叠纪可称作两栖类的时代。国外此类化石材料相当丰富而完整,我国至今未发现泥盆纪和石炭纪的两栖类化石,近年来在新疆天山北麓乌鲁木齐市六道湾晚二叠世的地层中发现有迷齿两栖类化石,定名为Urumqia(乌鲁木齐鲵),其特征是头骨背视为三角形,不很宽短,相对较高而窄,顶骨宽大,呈“凸”字形,棒骨的角突长,上颞骨小,间颞骨很小近消失,眶孔位于头部的中部近圆形,耳缺相对的不宽阔,颧骨参加头骨的构造。膜质头骨外表面具细放射状纹饰。三叠纪时迷齿两栖类已开始衰落,而我国在新疆吐鲁番、山西武乡和云南禄丰三叠纪的地层中多处发现迷齿两栖类化石,但材料都极零碎,难以复原其形态,比较好一点的材料是杨钟健描述的Parotosaurus tur fanensis(吐鲁番耳曲鲵),是一块保存有十几颗牙齿的上颌骨碎块。
过去都认为在三叠纪末迷齿两栖类便绝灭了,但1977年A.Warren报到了从澳大利亚昆士兰早侏罗世的地层中发现了迷齿两栖类化石,之后我国在新疆克拉麦里地区和四川自贡中侏罗纪的地层中也发现迷齿两栖类化石,其中四川自贡的标本头骨保存相当完整,定名为Sinobrachyops(中国短头鲵)。此鲵中等大小,头上具有残存的侧线沟,吻端钝圆,鼻孔端位,两鼻孔紧靠,眼孔大,侧位,眼间距宽,腭面明显的特征是有一对巨大的翼骨间也。这是一种目前所知在地球上生存最晚的迷齿两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