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汉城亚运会

第十届亚运会
1986年9月20日——10月5日
最初,曾有3个城市争办本届亚运会,一是平壤,一是汉城,一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平壤和巴格达因故放弃。之后又有许多亚洲国家劝中国申办本届亚运会,但中国慎加考虑后,再次放弃了本届亚运会的主办权。
第十届亚运会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名官员和选手参加,运动员们将在25个项目上争夺269块金牌。本届新增竞赛项目有:保龄球、柔道和跆拳道。这届亚运会参加人数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亚运会;比赛项目之全,金牌争夺之激烈,也是历届所不曾有过的。共有二百多人次刷新亚运会纪录,破两项、平两项射箭世界纪录,还有近百人次打破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等项目的亚洲纪录或最好成绩。创新纪录的项目和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本届亚运会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强的竞争。这次,三强垄断了金牌的85%左右,形成了亚洲体坛三强鼎立的新格局。最初,中国队金牌数一路领先,韩国队与日本队相互咬住不放,但两队金牌数均落后中国数十枚。最后3天,韩国队凭着战胜强大的中国乒乓队获得男女团体金牌的鼓舞,奇迹般连获29枚金牌,金牌数与中国队持平,直到男子4×100米决赛中国队郑晨领先冲线后,中国队才以1枚金牌的优势险胜韩国队。
除了三强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卡塔尔的田径新秀曼苏尔,在男子一百米决赛中异军突起,为本国夺得第一面亚运会金牌。印度杰出的田径女将乌莎,一人独得四枚金牌,成为本届亚运会获金牌最多的田径运动员。伊朗的跆拳道选手打破韩国运动员的垄断,夺走一枚金牌。香港运动员前几届都没有得过冠军,这次在保龄球项目上夺得宝贵的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本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共参加了二十个项目的比赛,除足球和高尔夫球未获得名次外,有18个项目获得奖牌,其中15个项目获得金牌。在获得奖牌的项目中,自行车、网球、射箭、帆船和男排首次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游泳项目由上届的3枚金牌上升至本届的10枚,其中阎明一人独得3枚金牌。
韩国乒乓球运动员刘南奎获本届运动会最佳运动员称号。中国“体操王子”李宁和印度“短跑女皇”乌莎并列金牌数第一。
东道主韩国考虑到2年后将在汉城举办奥运会,因此,从场地设施、通讯、安全保卫和运动员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高效率的准备工作。韩国在本届运动会提出的口号是:最多的国家参与、最多的和谐和幽默、最佳的成果及准备性、最好的安全及服务、最大的节省及效率。为办好本届亚运会,韩国做了全民动员,最终在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果。但由于韩国官员夺冠心切,使许多比赛的判决偏向本国运动员,致使外国运动员怨声载道。此外,本届亚运会还存在交通堵塞,缺乏口译人员的弊病。
奖牌榜
国家和地区金银铜合计
中国948246222
韩国935576224
日本587677211
伊朗661022
印度592337
菲律宾45918
泰国3101326
巴基斯坦2349
印度尼西亚151420
香港1135
卡塔尔1034
黎巴嫩1012
巴林1012
马来西亚05510
伊拉克0527
约旦0314
科威特0189
新加坡0145
沙特阿拉伯0101
尼泊尔0088
孟加拉0011
阿曼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