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亚运会

概况第二届亚运会
时间:1954年5月1日~1954年5月9日(为期9天)
地点:菲律宾马尼拉
参赛国家及地区:韩国、日本、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锡兰(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香港、高棉(柬埔寨)、以色列、北婆罗洲(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台湾、尼泊尔,共计19个
参赛人数:1241人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与上一届相比,取消了自行车,增加了拳击及射击)
奖牌榜第一名 日本 金牌38枚,银牌36枚,铜枚24枚
第二名 菲律宾 金牌14枚,银牌14枚,铜牌17枚
第三名 韩国 金牌 8枚, 银牌6枚,铜牌5枚
马尼拉简介马尼拉是菲律宾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地处菲律宾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吕宋岛西岸,也称“小吕宋”,濒临天然的优良港湾--马尼拉湾。马尼拉建在巴石河两岸。河流把城市分成两大部分,14个区中的7个区在巴石河北岸,6个区在南岸,一个区被分成两部分,河上的6座桥梁把城市南北两部分连结起来。1976年11月,菲律宾政府决定把马尼拉、奎松、卡洛奥坎、帕萨伊4个市和玛卡蒂等13个区合并,组成大马尼拉市,面积达626.58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称之为“亚洲的纽约”。而现今的马尼拉更被评为世界级城市。
备注成员国叙利亚退出
韩国首次参加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