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漏
刻漏[1]又称漏刻﹑漏壶,是中国古代的漏水计时器。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後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於调整和修理。有两种保持水位恒定或接近恒定的方法﹐均见於宋代杨甲著《六经图》(刊於1153年)中的“齐国风挈壶氏图。“唐制吕才(约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壶上方加几个补偿壶﹐“今制燕肃(1030)定”刻漏采用溢流法﹐多馀的水由平水壶(下匮)通过竹注筒流入减水盎。燕肃创制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後汉文》中在桓谭(卒于公元56年)的文章里说刻漏度数因乾﹑湿﹑冷﹑暖而异﹐在白天和夜间需要分别参照日晷和星宿核对。当时已认识到水温和空气湿度对刻漏计时精度的影响。
刻漏的最早记载见於《周礼》(《周礼·夏官》(约公元5世纪成书)中记载有:“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凡军事, (悬)壶以序聚 (柝)。……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序聚 ”是说根据漏壶的标示按时敲木梆报时的意思。“水火”操作是控制水温的措施。)。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共3件﹐均为泄水型。此图为兴平县1958年出土的西汉刻漏,它是现存的三只刻漏实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