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杨春时著《文学概论》
人们在艺术创作或鉴赏过程中,不经过逻辑思考而直接创作出或体验到对象美的本质的能力。
另一种说法是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指人的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对美的认识功能。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比对象(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一些哲学家根据这种假象或根据非艺术领域中的类似假象,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直觉论。如法国哲学家H.柏格森就否认逻辑思维的作用,试图证明:“科学不能认识真理,逻辑思维不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人所具有的“直觉能力就能体验一切”。一些美学家据此提出了艺术直觉说。如意大利美学家B.克罗齐就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而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审美既然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目的在于把握美的本质,表现美的本质,那么,对于美的众多形象或表象,如果不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就不可能把握对象美的本质,也不可能准确地挑选出最能体现美的本质的典型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新的艺术形象,更不可能透过艺术形象把握艺术美的本质。因此,艺术活动中的直觉现象不但不能证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可以脱离逻辑思维,相反,它表明艺术家、艺术欣赏者只有加强艺术理论修养,积累丰富的艺术活动经验,使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达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才可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对象美的本质,才可能透过艺术形象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艺术美的本质。
与“灵感”的区别
“灵感”特指艺术创作过程中偶然爆发的、突如其来的暂时性感应现象。
“艺术直觉” ≠ “灵感”
(艺术直觉有迹可寻,是理性的感性化显现,属于感性直观;灵感则带有偶然的神秘特质)
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基本功能:
1、感性直观以主体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其所显示的是感性个体的生命存在;
2、感性直观意在深入到客体对象的内部直接把握其本质;
3、感性直观能够有效地抵制技术理性的肆意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