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许倬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许倬云
许倬云

概述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49年赴台,就读于台南二中,完成高三最后丰年学业,进入台大历史系,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学位。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基本信息栏中文名:许倬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0年职业:学者 教授,历史学家毕业院校:台湾大学主要成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代表作品:《问学记》,《心路历程》

许倬云

【生平简介】

许倬云(Cho-yun Hsu),历史学家,是中国台湾历史学界的耆宿,有“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之称。

先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台湾大学史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2000年10月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注重治史方法创新、著述等身,誉满海内外。

许倬云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王力宏的舅公。

【许倬云自述:平生所学,未负师友】一、随父迁台台大名师荟萃

我的中学是在无锡的辅仁中学度过的。辅仁中学在无锡非常有名,跟辅仁大学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取“以友辅仁”的意思。当时教我们的老师都是饱学之士,抱着服务乡里的理念在那里教书。他们教书跟其他的学校很不一样,都是启发式的。

当时那些关系非常好的同学,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联系,前年和去年还进行聚会,不过老友凋落,不及一半,令人感慨。

1948年的年底,我还有半年就高中毕业,局势变得非常动荡。我的父亲一直在国民政府工作,当时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父亲知道他绝对不可能留在无锡,恰好我有个姐姐在台北,父母就带着全家人去了台湾。

台湾本来只有360万人,突然增加了150万,所以刚过去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在台湾的前十年,基本上都是饿肚子。我的大学教育是在台湾大学完成的。最初读的是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

我在台大的时候,一些从内地撤到台湾的北大、清华、中央大学的大教授集中在台大任教。当时台大的校长是傅斯年先生,我就是在他手下考入台大的。现在想起来,这是一种幸运的机缘:当时台大学生少,好的老师很多,这样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这样的背景让我日后的历史研究跟同行不太一样:我关怀的范围很宽,不单单在历史一行之内,而是跨了几个门道———比如说,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

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跟台大那些老先生们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台大,考古学我是跟李济先生学的,跟李宗侗玄伯先生学了古代社会,董彦堂作宾先生教的是商周的甲骨文……当时我跟这些老师的联系相当密切,不单单可以在课堂上承教,还可以到他们的研究室随时请教。有些老先生不愿意出门的,就让我到他们家去讨论问题。

因为我走路不太方便,李宗同先生就找个三轮让人把我推过去,他讲古代社会不是讲中国古代社会,而是把希腊罗马的古代社会和中国古代社会串通在一起讲,师生俩一起上课,更没有上下课的概念。

我跟董作宾先生读书,一对一,也没有上下课的概念,老先生不知道什么是下课时间,一讲一个下午,饿了,买几个包子,一人一半。到了他讲不来的课,他就找朋友来教我,这些大概都是现代的大学生很难碰到的吧。

二、转学历史归功傅斯年指点

对于我一生学科选择影响很深的是傅斯年先生。

我的中学是在无锡读的,无锡的学术气氛很好。我所在的辅仁中学,规模不大,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很融洽,除了上课,老师们经常会让我们看很多课外的东西,在那时我就对历史比较感兴趣。

到台大之后,本来考进的是外语系,不到两三周,傅斯年校长找我了,因为我的入学考卷给他的印象很深,数学是满分,国文卷子和历史卷子被阅卷老师直接推荐到傅校长那里。找到我之后傅校长直截了当地跟我说:“你应该读历史系。”

在台大上到二年级,我在全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傅先生又把我找过去,跟我说:“你好好读历史系,将来你到史语所来帮我。”

他老人家的样貌,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我学历史,要说受了谁的影响,那就是他老人家。惭愧的是我学历史博杂得很,不太专心,对什么都感觉很有趣。

对于研究历史,我是拿历史当材料看,拿别的学科当工具看,这样我就可以用各种工具处理材料。

后来到芝加哥大学去,芝加哥大学也是很奇怪的学府,不大在意你读什么系,学生的课程可以自己设计。在那里,我选课的范围也比较宽,包括经济学、中古史、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等。

我都很难说在芝加哥大学读的什么系。比方说我读宗教学,但是并不拿学分,而且选读宗教学的只有我一个学生,爬到三楼去听老师上课。

中间我因为身体的原因在医院里开刀,教授我埃及古代史的老教授到我的病床前去教我,带去书,一边讲,一边讨论。

芝加哥大学是韦伯理论的接受者和大本营,我到那里的时候,韦伯理论刚刚传到那里不太久。我在那里读社会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中国的文官制度,因为这是韦伯理论大的系统中的一环,我的指导老师Blau先生所从事的就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分析,那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到韦伯谈到的官僚和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差别。

这些是我一生的幸运,因为开刀,因为走路不方便而受到老师们特别的照顾,得到别人不太容易碰到的机缘。

三、追忆王世杰帮忙做杂务

1962年,我到了史语所工作。其实在这之前的1953年我就进了史语所,但是因为台大开办了第一个研究所,我就辞去了史语所的工作,回学校读研究生了,我是台大的第一个研究生,一直读到1956年。还有一点就是读研究生有奖学金,奖学金比我在史语所做助理员的工资还要多50块钱。而且不用干什么活,只要好好念书就可以了。

那时台湾的研究生教育跟内地不太一样,内地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但是在台湾是由一个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指导委员会共同负责。这样就给我一个相当大的刺激,因为当时我的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自讲各自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1962年正式到史语所,一直待到1970年,中间还在我的母校教书,两份聘书,一份工资。1964年我又开始担任台大历史系的系主任,这时候开始负责一些琐碎的杂事。当时校长是钱思亮,他老人家总是指派我做不同的事情,从来没有让我闲过。现在想起来,那几年忙得发昏,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的眼界从过去那种单纯的书斋生活中脱离出来,获得了更大的视野。

当时还有一个让我很忙的工作就是给中研院办“洋务”,人来客往,各种合作项目都是我“帮忙办”。当时中研院的院长是王雪艇(世杰)先生,胡适之先生故去之后,王先生本来就是院士,又有行政经验,被选为院长。我跟王先生的关系,不单是研究员和院长的关系,还辅助他做了很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浪费了我很多时间,但是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王先生是个大学者,国际法的专家,三十岁上下的时候创办了武汉大学,一出手就是一流的大学。后来他在国民党政府工作,做过外交部长。

这期间我认识了我的太太,她本来是我的学生,她毕业后的第三年我们开始来往,后来很快就结婚了。

四、斥责李敖成了攻击目标

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大概是在1980年,时间太久了,记不得了。这前后李敖曾经著文攻击我。李敖在台大读书的时候就是个很自负的学生,他的老师姚从吾先生很纵容他。我做系主任的时候,他正在读研究生,李敖很聪明,但是他不守规矩,我对他也不假以辞色。

我跟李敖的第一次严重冲突是他在《文星》写文章,说老先生们不交“棒子”,其中涉及到我的老师们的一些事情完全出于他的编造。之后他跟《文星》的萧老板、还有余光中先生到我那里去,我就给他矫正,我跟他说:“我们学历史别的没有什么,但是基本的行规就是不许编造故事。”就这样我俩吵翻了。后来我很生气,跟他说:“你给我出去。”萧孟能就跟他走了。从那以后他就不断地攻击我,不过我也从来没有回应过。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跟他见面了。

1970年我到了匹兹堡大学,本来是去做访问教授的,后来一些前辈老师就跟我说:“你不要回来。”就这样,我就呆在匹兹堡大学没有回去。

许倬云
许倬云著作

【主要著作目录】一、中文之部

甲、专书

1.《心路历程》,台北:文星书店,1964;台北:传记文学社,1979。

2.《中国上古史论文选辑》,台北:国风出版社,1965;台北:台联国风,1966、1975。

3.《历史学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4.《传统与更新》,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0。

5.《求古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6.《关心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82。

7.《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与毛汉光、刘翠溶主编),台北: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丛刊,1983。

8.《西周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北京:三联书店,1994;修订三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9.《中国何处去?》(钱穆、余英时、许倬云等着),台北:联合月刊,1986。

10.《知识与民主》(与他人合着),台北:幼狮文化,1986。

11.《劳贞一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与他人合着),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中国历史论文集》(与他人合着),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抗战胜利的代价: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与丘宏达主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14.《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

15.《挑战与更新:许倬云文集(政论之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88。

16.《刹那与永恒:许倬云文集(文化之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88。

17.《中华民国文化发展之评估与展望》(与他人合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0。

18.《推动历史的因素》,台北:社会大学文教基金会,1990。

19.《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李登辉先生政策理念之探析》(与他人合着),台北:正中书局,1990。

20.《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1.《风雨江山:许倬云的天下事》,台北:天下文化,1991。

22.《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

23.《从历史看领导》,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92;北京:三联书店,1994。

24.《寻找90年代的人生价值》(与他人合着),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94。

25.《现代伦理寓言——东游记》,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95。

26.《现代社会的职业伦理》,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95。

27.《寻路集》,River Edge, New Jersey: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

28.《现代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96。

29.《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97。

30.《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程农、张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1.《历史分光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2.《九六文录:中国人文探索》,台北:台湾书店,1998。

33.《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与张忠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

34.《系统视野与宇宙人生》(与陈天机、关子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

乙、论文

1.〈周礼中的兵制〉,《大陆杂志》9.3(1954):16-21。

2.〈殷历谱气朔新证举例〉,《大陆杂志》10.3(1955):8-16。

3.〈中国古代民族的溶合〉,《主义与国策》44(1955):3-5。

4.〈先秦诸子对天的看法(上)(下)〉,《大陆杂志》15.2(1957):14-18;15.3(1957):23-27。

5.〈试拟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论点〉,《思与言》1.2(1963):10-11。

6.〈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下册(1963):559-587。

7.〈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1964):261-281。

8.〈一位廿世纪的史学家——比兰〉,《思与言》3.1(1965):18-20。

9.〈战国的统治机构与治术〉,《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4(1965):205-239。

10.〈对于「商王庙号新考」一文的补充意见〉,《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1965):81-88。

11.〈汉代家庭的大小〉,李方桂等编,《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下册,台北:清华学报社,1967,页789-806。

12.〈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7上册(1967):185-200。

13.〈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8(1968):435-458。

14.〈十九世纪的宜兰〉,《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3(1972):51-72。

15.〈两周的物理天文与工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4.4(1973):733-762。

16.〈汉代的市场化农业经济〉,《思与言》12.4(1974):20-23。

17.〈周代的衣食住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7.3(1976):503-535。

18.〈两周农作技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2.4(1977):803-842。

19.〈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8(1977):309-332。

20.〈社会史的研究〉,《史化》9(1978):2。

21.〈周东迁始末〉,《中央研究院50周年纪念论文集》,1978。

22.〈政权与政治的关系〉,《东海大学史学会刊》7(1978):1-2。

23.〈沈赵合编「中华农业史论集」前言〉,《思与言》16.1(1978):15-17。

24.〈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若干特性〉,《食货月刊》11.5(1981):201-210。

25.〈步入文明:中国文化的发展〉,《故宫季刊》16.1(1981):27-29。

26.〈春秋战国时代农业的变动〉,《幼狮杂志》16.3(1981):36-46。

27.〈秦汉知识分子〉,《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中册,台北,1982,页945-963。

28.〈汉代农业史导论〉,《思与言》20.6(1983):3-10。

29.〈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序言〉,《汉学研究通讯》2.4(1983):199-202。

30.〈论雅斯培枢轴时代的背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5.1(1984):33-50。

31.〈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中原文献》18.8(1986):2-6;18.9(1986):7-11。

32.〈李宗侗教授遗着目录〉,《汉学研究通讯》5.3(1986):129-132。

33.〈战前与战时的社会比较〉,许倬云、丘宏达主编,《抗战胜利的代价——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页79-100。

34.〈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中国地方文献学会年刊》1987:6-11。

35.〈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严文郁等着,《蒋慰堂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页235-256。

36.〈寻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轨〉,《九州岛学刊》2.3(1988):123-128。

37.〈社会学与史学〉,《自由青年》79.4(1988):32-37。

38.〈推动历史的因素〉,《自由青年》80.3(1988):4-11。

39.〈南朝奴役劳力的商品化〉,杨联升、全汉升、刘广京主编,《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8,页429-436。

40.〈文化的历劫〉,《中原文献》21.2(1989):6-10。

41.〈中华文化发展过程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中之地位〉,《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2.10(1989):16-19。

42.〈中国考古遗址文化层的分布——人口与区位的初步考察〉,宋文熏主编,《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寿论文集》下册,台北:正中书局,1991,页1-21。

43.〈试论网络〉,《新史学》2.1(1991):75-80。

44.〈中古早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余英时等着,《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页27-34。

45.〈中国文化演变周期概说〉,《哲学杂志》1(1992):8-19。

46.〈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国科会人文社会学刊》3.1(1993):1-15。

47.〈文化与社会崩解的比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1(1993):1-8。

48.〈古公亶父时代的先周——谨答饶选堂教授〉,《二十一世纪》16(1993):139-140。

49.〈十九世纪上半期的宜兰〉,《宜兰文献杂志》5(1993):71-93。

50.〈中国古代文化与其它古代文化的比较——西周篇与两河篇〉,《历史月刊》69(1993):20-28。

51.〈关于未来全球文化冲突的讨论(2):走向整合的世界〉,《二十一世纪》20(1993):4-6。

52.〈中国古代文化与其它古代文化的比较之二——埃及篇〉,《历史月刊》74(1994):67-77。

53.〈古希腊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比较〉,《历史月刊》77(1994):20-28。

54.〈一个整合过程的假设〉,《二十一世纪》25(1994):73-75。

55.〈体系网络与中国分合〉,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学术研讨会筹备委员会主编,《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1995,页3-7。

56.〈孔子论仁及其延伸的观念〉,《中原文献》27.3(1995):1-6。

57.〈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结合〉,《二十一世纪》31(1995):31。

58.〈钱存训先生及其大作——造纸及印刷〉,《汉学研究》14.1(1996):279-282。

59.〈人生智慧分享——研究与教学者职业规范〉,《教改通讯》24(1996):7-12。

60.〈义、瑞、西三国汉学研究近况〉,《汉学研究通讯》16.1(1997):1-2。

61.〈受过教育的人该学什么〉,《宏观》31(1997)。

62.〈香港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体性〉,《二十一世纪》41(1997):18-19。

63.〈怎样看江泽民访美〉,《关爱与服务》86.11(1997)。

64.〈介绍「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个新的学术主题典范〉,《汉学研究通讯》16.3(1997):345-346。

65.〈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新史学》8.1(1997):135-160。

66.〈试论东汉与西罗马帝国的崩解〉,《简牍学报》16(1997):13-22。

67.〈不卑不亢与世融合〉,《天下杂志》200(1998):403-406。

68.〈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共存方式——也谈两岸关系〉,《关爱与服务》87.1(1998)。

69.〈法律的无力感〉,《司法改革杂志》14(1998);又见于《关爱与服务》87.4(1998)。

70.〈漫谈说唱〉,《关爱与服务》87.10(1998)。

71.〈傅先生的史学观念及其渊源〉,《大陆杂志》97.5(1998):1-8。

72.〈社会科学观点的转变与科际整合〉,《历史月刊》131(1998):76-81。

73.〈钱存训着「中美书缘」序言〉,《国家图书馆馆刊》87.2(1998):323-325。

74.〈台湾文化发展轨迹——写在台大「跨世纪台湾文化发展研讨会」之前〉,《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盟讯》94(1999):5-8。

75.〈昆艺宝——《昆剧传世演出珍本合编》介绍〉,《汉学研究通讯》18.4(1999)。

二、外文之部

1. Books

1.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B.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aperback edition, 1968.

2. Han Agri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inese Agrarian Economy, 206B.C. -

A.D.220, ed. by Jack L. Dull,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0.

3. Bibliographic Notes on Studies of Early China.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82.

4. History of the 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 co-authored with Katheryn M.

Linduff,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 Articles

1. “The Trans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2nd Bienni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aipei: Taiwan

Provincial Museum, October 1962, pp. 13-25.

2. “Some Working Notes on the Western Chou Government,”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36 (1965): 513-524.

3.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Society and the Central Political

Power in Former Han: 206 B.C.-8 A.D.,”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7.4 (1965): 358-370.

4. “Early China in World History,” in Noah E. Fehl ed., Sir Herbert Butterfield,

Cho-yun Hsu, and William McNeil on Chinese and World Histor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1.

5. “History of Chou and Ch’in,” included in the 1974 edition of Encyclopedia

Hebrewica.

6. “The Trans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ncluded in C. S. Chang ed., The

Making of China. Prentice Hall, 1975.

7. “The Concept of Predetermination and Fate in the Han Period,” Early China 1

(1975): 51-56.

8. “Early Chinese History: The State of the Field,” as commissioned by

CIARC/AA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8.3 (May 1979): 453-475.

9.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Mercantile Agrarianism in Han Dynasty,”

included in David T. and T. H. Tsien eds., Ancient China, Studies in Early

Civilization. Hong Kong and Chicago: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Chicago Press, 1979.

10. “The Chinese Settlement of the I-lan Plain,” included in Ronald G. Knapp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80.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ection on Cultural Change,” in James Hsiung ed., The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1.

12. “Some Chinese Experience: A Bureaucratic Machinery,”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6.20 (1982).

13. “The Unfolding of Early Confucianism: The Evolution from Confucious to

Hsun-tzu,” in I. Eber ed., Confucianism: The Dynamics of Tra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pp. 23-37.

14.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Emergence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onfucian

System,” in S. N. Eisenstadt ed., The Origins and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 Albany: SUNY Press, 1986.

15. “Historische Bedingungen fur die entstehung und Herauskristalliserung des

Konfuzianischen System,” in S. N. Eisenstadt ed., Kulturen des Achsenseit.

Suhrkamp, 1987.

16. “The History of the Zhou Period,” in Encyclopedia of Asian Histo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 1987.

17. “The Intern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Fall of the Han Dynasty,” in G.

Cowgill and N. Yoffee eds., The Collapse of Ancient States and Civilizations.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8, pp. 176-195.

18. “Stages of Chines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ublished by the Rutger

University in its Occasional Papers Series.

19. “Chinese Mentalite as seen in Folk History,” Revue Europeenne des Sciences

Sociales 27.84 (1989): 121-139.

20. “Comparisons of Idealized Societies in Chinese History: Confucian and Taoist

Models,” in Julia Ching and R.W.L. Guisso eds., Sages and Filial Sons: Mythology

and Archaeology in Ancient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1, pp. 43-63.

21. Six articles included in Ainslie Embree and Carol Gulick eds., Asia in

Western and World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pp. 251-256.

“Some Contrasts and Comparisons of Zhou China and the Ancient Greece,” pp.

257-264.

“The Spread of Power: Empires in East Asia,” pp. 280-284.

“Some Misconceptions about Chinese History,” pp. 718-722, etc.

22. “Zu, Einfuhrung, Das Phanomen du chinesischen Intellektuellen:

Konzentionelle und historische Aspekte,” in Karl-Heinz Pohl ed., Chinesische

Intellektuelle in 20, Jahr. Hundent Zurischen Tradition und Moderne. Hamburg:

Institut fur Asienkunde, 1993.

23. “The Eastern Zhou,” in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umankind 3(1993), Paris UNECCO.

24. “Historical Setting for Chiang Ching-Kuo’s Rise to Power,” in Shao-chuan

Leng ed., Chiang Ching-Kuo’s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Vol. VIII in the Miller Center Series on Asian Political

Leadership,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1993.

25. “Development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n Early China,” in Leon

Vandermeersch ed., La societe civile face a l’Etat dans les traditions chinoise,

japonaise, coreenne et vietnamienne. Paris: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1994, pp. 1-16.

26. “Cultural and Lineage Roots of the Chinese Dual Identities,” in 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 World-wide Network, 1996, and The Humanities Bulletin 4(1995),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7. “History of the Chou Period,” and “History of the Ch’in Period,” in

Microsoft Encarta Encyclopedia. Redwood, Washington, 1996.

28. “Uncertainty in China,” in Incertaine Planete. Geneva: 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de Geneve, 1996.

29. “Histor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Shanghnessey eds.,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0. “Han Agriculture,” in History of Science. Rome: Encyclopedia Italiana; to be

published in 1998.

(萧璠先生整理,原刊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本第四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