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疾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放射性疾病

radiation-induced diseases

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放射损伤 由大剂量具有穿透性的高频电滋波(如 X 和

γ射线)或高线能转换(高 LET )的中子引起,也可由亚原

子粒子形成的带正、负电荷的粒子(如α和β粒子)引起 。

在战时,核武器可杀伤大量人群。平时,放射事故照射可引

起急性或亚急性放射病及皮肤损伤。接受放射线者不注意防

护,长期受照于超过剂量限值的射线,也可得慢性放射病 。

受损伤的主要是细胞,细胞受损伤后器官组织丧失功能,出

现临床症状,造成放射病。组织受损的轻重取决于放射线剂

量大小、受损伤的细胞多少、范围和受照部位的器官和组织

的重要与否。一般认为,放射的直接损伤表现为细胞的死亡,

不能再增殖新的组织,抵抗力降低,血管破裂出血,组织崩

溃,出、凝血时间延长等。放射的间接损伤可以引发肿瘤 、

白血病,寿命缩短,反复感染,发生贫血和溃疡等。放射的

局部损伤可在受照后几个月或几年后才出现。全身性疾病只

有在机体内几个器官组织受损或全身受照时才发生。

放射病 人体受到电离辐射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主要

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出血和感染。放射病又可分为 3 类 :

①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人体全身或多器官多组织受到一次或

短时间内(数日)分次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②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反复间断地受到

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全身外照射,达到一定的累积剂量而引起

的全身性疾病。③内照射放射病。过量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人

体,使全身受到照射,达到一定的累积剂量而引起的全身性

疾病。

放射性局部损伤 身体局部组织或器官受到外照射或体

表放射性污染引起的局部损伤。放射治疗、原子弹爆炸落下

灰沾染、放射事故等均可造成局部损伤。

放射性白内障 眼部受到一次大剂量照射或短时间内受

几次大剂量照射,或长期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后引

起眼晶状体白内障形成。

放射晚期效应 受照射后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才出现

的效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照后近期曾出现过急性损伤后

恢复,晚期出现本质上不同的损害;另一种是照后近期无症

状,晚期才初次出现效应。放射晚期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遗

传效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