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魟科

魟科Dasyatidae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动物界

|__脊索动物门

|__脊椎动物亚门

|__软骨鱼纲

|__板鳃亚纲

|__下孔总目(鳐形总目)

|__鲼形目

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头部与躯干愈合。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尾细长如鞭,常有一---三枚尾刺,有毒,背鳍常消失。平时伏于水底或埋于泥沙中。食物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有时也吃小鱼。也能用胸鳍作较快的游动,迁地觅食。

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有些在夏秋季节洄游到高纬度海区,某些种类亦进入淡水。

中国有3属,即沙粒属只1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只见于南海。条尾属分布与前同,约有4种,中国有2种,产南海和台湾。属世界性分布,约30余种,中国有10余种,常见有尖嘴魟、赤魟、中国魟等。

包括:

赤魟Dasyatisakajei 分布于我国东海和南海。

花点魟Dasyatisuarnak 分布于我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齐氏魟Dasyatisgerrardi 分布于我国南海、湾海峡、东海。

黄魟Dasyatisbennetti 分布于我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小眼魟Dasyatismicrophthalmus 分布于我国南海、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

尖嘴魟Dasyatiszugei 分布于我国南海、台湾海峡和东海、黄海。

古氏魟dasyatiskuhlii 分布于我国南海、台湾海峡。

光魟Dasyatislaevigatus 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

奈氏魟Dasyatisnavarrae 分布于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渤海。

中国魟Dasyatissinensis 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