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侘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韩侘胄字节夫,南宋政治人物。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韩琦曾孙。母亲为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开禧中平章军国事,封平原郡王,加太师。善水墨竹石,所画大叶琅轩自称“太师竹”。卷轴上用“安阳开国”印记。卒年五十二。

生平韩侘胄以父亲的荫任而得官,宋孝宗末年官至汝州防御使,后为知阁门事。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逝世,光宗也因疾病不能执丧礼,韩侘胄与宗室赵汝愚建议内禅于光宗之子嘉王扩(即宋宁宗),由韩侘胄报请太皇太后获淮。于是宁宗即位,由赵汝愚辅政,韩侘胄自居策立之功未得封典,因此怀恨汝愚希望能排挤他。朱熹上书奏其奸,因而去职。后使人向宁宗进言宗室辅政恐不利于皇帝,使赵汝愚被流放死于途中。韩侘胄获得宁宗的信任,自此得以独掌权力,加封爵位,从此掌握朝廷军政十三年,由枢密都承旨步步高升。先成为太师后又官升至比宰相更高的平章军国重事。他因为害怕朱熹在士大夫间的影响力,因此把朱熹的理学称作伪学,加以禁绝,即是所谓的庆元党禁,另一说是因为为了北伐作出准备,而理学中有苟且偷安之辈,故加以禁绝。

韩侘胄掌权后,希望北伐中原收复江山,开始作伐金准备,并追封当年抗敌有功的岳飞,在宁宗的支持下给岳飞加谥号武穆之后,追封岳飞为鄂王,并削去秦桧的王爵,把他的谥号改为缪丑。当时许多希望恢复中原的人士如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对此怀抱希望。但他准备不够周全,进兵过于轻率;且用人不当,例如以吴曦守蜀地最后叛变;此外计划过于明目张胆,使金人早有准备。开禧二年(1206年),宋下诏伐金,是为开禧北伐。宋军小胜之后逐渐失败,反而金兵南下,情况危急,韩侘胄想与金人谈和,但金人要求将韩侘胄缚送金营听候惩治,他自然不愿,于是自出家财二十万作为军费,准备继续作战。最后宁宗为求和,只好由史弥远私下布置,杀死韩侘胄,将人头送至金朝以完成和议。

评价对于韩侘胄其人,历来毁誉不一。毁之者将他痛斥为“奸臣”,同秦桧相提并论;誉之者把他盛赞为“英雄”,与岳飞同日而语。金人就颇佩服韩侘胄的气节:“韩侘胄函首才至虏界,虏之台谏文章言侘胄忠于其国,缪于其身,封为忠缪侯。”而他在后代却大多获得清一色的骂名,且被元朝人在《宋史》里放入奸臣传,这与他禁绝朱熹理学,而后来理学成为显学,有很大的关系。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为韩侂胄鸣不平:“开禧之举,韩侘胄无谋浪战,固有罪矣。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璧如人家子孙,其祖父为人所杀,其田宅为人所吞,有一狂仆佐之复仇,谋疏计浅,迄不能遂,乃归罪此仆,送之仇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