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鸟
“百舌鸟”迷途
1965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正在进行。美国人的飞机不断地被击落,越南人的预警雷达网日夜地盯着美国飞机,使美国人伤透脑筋。
很快美国人就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雷达的导弹,取名为“百舌鸟”。一旦发现雷达电波,“百舌鸟”就会自动追踪电波进行攻击,这给雷达兵带来很大威胁。
后来雷达兵有一次受到美国飞机攻击时,他突然提前关机,而且把天线使劲一甩,“百舌鸟”突然找不到目标,导弹就飞离雷达站在山谷里炸开了。这一偶然发现,雷达兵们非常惊喜,马上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飞机在使用这种导弹时,要盘旋找目标,而且要捕住电波,对准目标才能攻击,有一定的空隙时间,雷达兵操纵得好,就可以把“百舌鸟”引开,叫它飞到雷达站之外的地方去。
这一经验立即在雷达兵中推广,果然使美国许多“百舌鸟”扑了空。
科学发达的美国决不甘心如此,他们也在分析总结经验,专门研究如何对付这种雷达突然关机失去电波的情况。美国雷达专家们,很快研制成一种“记忆”线路。在导弹飞向雷达目标的时候,雷达突然关机,失去电波,“百舌鸟”导弹仍然有“记忆”留在线路中,还会朝雷达目标而去,不会改变方向。
这一下对雷达兵又构成了威胁,采用过去的老办法不灵了,许多雷达站被“百舌鸟”摧毁。
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这种“记忆”电路了吗?真的“百舌鸟”成了雷达的克星?
经过分析,雷达兵们认为“百舌鸟”虽然装有“记忆”电路,但仍然有个不可分辨目标的角度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仍然有可能把“百舌鸟”引向误区,使导弹偏离目标。根据这种可能性,他们研究出多部雷达顺序关机,或者用干扰机制造假雷达波,两部雷达功率不等,则导弹向两者能量的中心地带攻击,只要雷达在杀伤半径之外,即可保证安全。有次三架敌机对雷达站进行攻击,施放三枚“百舌鸟”,结果采用上述多部雷达顺序突然关机的办法,“百舌鸟”都受骗上当,飞向了误区,雷达站安全无恙。
二 药材
【药 材 名】百舌鸟
【拉 丁 名】Turdus merula mandarinus Bonaparte
【别 名】反舌,反舌鸟,交啄,牛屎八哥,牛屎了,乌鸫,乌鴶,牛屎八
【名称考证】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乾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牛屎八(《四川中药志》)。
【科目来源】鶲科动物
【药用部位】黑鸫的肉。
【性味归经】《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咸,无毒。”入胃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血药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止痛。治血虚头晕,胃痛,小儿语迟,气血不足之证。
【用法用量】内服:炙食或炖汤服,1~2个。
【资源分布】分布华南大陆及海南岛。
【古籍考证】①《本草拾遗》:主虫咬;炙食之,亦主小儿久不语。②《日用本草》:主胃中作痛。③《四川中药志》:治黑头晕。
【相关选方】①治黑头晕:牛屎八配黑鸡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久不语:牛屎八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原生形态】黑鸫体长约28厘米。雄鸟的嘴黄色。虹膜褐色。上体、两翼及尾均黑色;下体黑褐,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喉部亦微有此色渲染。脚近黑色。雌鸟嘴有时有褐端。上体、翼及尾均黑褐色,背部较浅淡;颏和喉均淡栗褐色,杂似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亦黑褐色,但稍沾栗色。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在地面奔驰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如毛虫、孑孓,蝇蛆、蚯蚓等,亦吃野果及杂草的种子。分布华南大陆及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