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镇
广东省增城市中新镇地理位置

中新镇位于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广州市中心38公里,东距增城市中心18公里,南与新塘镇永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北与从化市九佛镇相邻。
历史沿革
因驻地处石桥、坑 贝、大同、福新等圩中心,民国20年(1931)由小商贩集资建中新圩。1958年成立中新公社, 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03年底,全镇总面积323.62平方公里,辖49条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23077人,其中常住人口107506人(农村人口94914人,城镇人口12592人),外来流动人口15571人。
经济状况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0.9亿元;外贸出口682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79万美元;财政税收7009万元,其中国税5149万元,地税1860万元。
社会建设
2002年中新镇被广东政府定为中心镇后,中新镇党委、政府根据增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该镇实际

、高起点、高标准地对中新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拟将中新镇建设成为广汕公路增城中部的工业新城。
地理环境
中新镇地形属于丘陵地貌,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截止至2003年地,全镇有耕地76984亩,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金坑河、西福河、大田河3条河流向西南流经新塘镇;镇内的联安水库、金坑水库分别是增城市的第一、第二大水库。
交通状况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广汕公路(国道324线)横贯东西,坪中公路(S118线),镇新公路,纵贯南北,每条村都通有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供电
截止至2004年底,镇内有11万伏变电站一座,供电网络完善,电力充足,供应着全镇及周边镇工农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需要。
供水
截止至2004年底,镇内建有2个自来水厂,并从增城市自来水公司铺设大型输水管到镇内,日产自来水达4万吨,镇内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充足。
电信
截止至2004年底,镇内有固定电话近20000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6门,移动通信、公用数据通信业务齐全。
金融保险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均在镇内设有办事处,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公司在镇内设有代办点。
基础设施
截止至2004年底,镇内有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有中学6间、小学51间、大学1间(华师大增城康大学院);

有3间医院,49个村级卫生站所;建有广州南华高尔夫球场(18洞标准)及多个度假休闲山庄。
企业
截止至2004年底,全镇有工矿企业369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65家,其中外资企业27家。镇内开办了坑贝、大田、福龙、金龙、三迳、永兴等6个工业基地。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并已对外招商引资,已引入45家企业。
贸易市场
截止至2004年底,镇内有蔬菜批发市场3个、耕牛批发市场、杉木材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各一个。[1]
中新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
总人口
29035
男
15205
女
13830
家庭户户数
6174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752
家庭户男
13693
家庭户女
13059
0-14岁(总)
8818
0-14岁男
4606
0-14岁女
4212
15-64岁(总)
18325
15-64岁男
9737
15-64岁女
8588
65岁及以上(总)
1892
65岁及以上男
862
65岁及以上女
103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732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新镇基本概况
中新镇历史悠久,原名中兴场,俗称常乐寺,其寺为明代所建。位于县城东南部绵(阳)渝(重庆)线上16公里处,北纬31°00′,东经105°10′,南北长约14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海拔560-590米。东接射洪县,南界乐加乡,西连断石乡,北邻潼川镇。
中新镇下辖村:
安乐村
高新村
辛勤村
金钩村
青林村
大林村
革新村
红豆村
培元村
五碑村
益新村
巩固村
齐心村
双月村
竹园村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05年底,全镇总面积37.08平方公里。镇辖15个行政村,场镇居民委员会1个。全镇总人口22444人,6024户。
资源状况
截止至2005年底,该镇有土地面积3775.59公顷,耕地1053.73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72亩。植被面积1434公顷,森林面积1359顷,森林覆盖率达36%。[3]
中新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
总人口
22031
男
11600
女
10431
家庭户户数
600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827
家庭户男
11432
家庭户女
10395
0-14岁(总)
5386
0-14岁男
2857
0-14岁女
2529
15-64岁(总)
14910
15-64岁男
7935
15-64岁女
6975
65岁及以上(总)
1735
65岁及以上男
808
65岁及以上女
92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