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中学

全名江苏省淮阴中学(Huaiyin High School,Jiangsu Province)
学校层次江苏省首批五星级高中 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中国百强中学
校风校训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ll for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Students
校训:进德修业 弘毅笃行

School Motto: Strong Responsibility, Whole-hearted Devotion, Noble Mind, High-qualitied Schooling
校风:文明 团结 奋发 求实
School Spirit: Courtesy, Unity, Striving, Progressiveness
教风:博学 严谨 热忱 创新
Teaching Style: Versatility, Precision, Sincerity, Innovation
学风:勤学 多思 立志 成才
Learning Style: Diligence, Thoughtfulness, Perseverance, Success
历史发展淮阴中学的前身为江北大学堂——两江总督张之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其任内奉旨设立,在省内外很有声誉。江北大学堂旧址,在现今淮中老校区北院,为清末科举考棚即考试院改设。省立第六师范时期和省立淮阴中学确立之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曾就读于此。至1932年改设为省立淮阴师范时,“校舍占地30余亩,有12开间楼房二幢、16开间楼房一幢,平房一百数十间”,与当时全省同类学校相比,办学条件较为优越。1934年,又将学校外围房屋收买;1935年,在女生操场北面又建楼房一排。至此,学校建设规模保持到解放初期。
1953年,淮阴中学经中央教育部批准,成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14所重点中学之一。按省重点中学标准发展规模,在扩大北院的同时,开辟了南院,建成南北两院;又在环城路外建设西操场。学校总面积扩至102亩。南北院建教学楼5幢、实验楼1幢、能容纳千余人就餐的餐厅1幢,同时改建了北院一批楼房。如此建设规模30年未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校布局不断调整,把南院建成教学区,并重视南北两院的育人环境的建设。经不断改造,使位于古运河畔、清晏园旁的淮中校园,景点错落有致,景色秀美怡人,文化氛围浓郁。近10年来,学校进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投资5400多万元新建17幢教育教学用房,

又投资1400多万元添置了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形成了以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校园网、江苏名校网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老校区已不能适应淮中高规格的现代化发展。中共淮安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建设淮中新校区——新校区位于淮安市清浦区富春花园以东、天津路以西,北至解放东路,南临延安东路,占地面积为260亩,总投资达1.6亿元。现代化、高质量、花园式的新校区于2002年8月建成,9月份实现高中部搬迁,为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1990年,淮阴中学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先后成为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评估验收;2002年,学校隆重庆祝建校一百周年;2003年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名校,培养更多的具有个性特长、和谐发展的“四有”新人的奋斗目标;2008年淮阴中学与澳大利亚Canning College共建友好学校。
教学成果淮中百年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注重延聘名师执教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当代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校加快了师资队伍建

设的步伐,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提高年轻教师素质。1990年起,实行“导师制”,重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1995年起,实施名师工程,重在培养一批专家型、科研型教师;目前,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并用教师的现代素质要求,整体提高教师素质。1990年以来,学校有特级教师10人,受国家级表彰9人,受省级表彰14 人,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现有专职教师21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29人,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30多人。2000年,学校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称号。
1993年以来,淮中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在实际工作中以科研为先导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做到融管理与科研为一体、教研与科研为一体,并结合学校实际设立研究课题。2000年,有2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34个校级课题先后结题。学校“八五”省级课题《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九五”省级课题《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最优化研究》,都以丰硕的成果完满结题,《上海教育》、《中国教育报》、《成才导报》等报刊杂志都曾刊登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淮中教育科研情况,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这10年间,淮中两次在江苏省重点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早在1994年就被授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校长风采,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改革,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课程结构,开足必修课程,开设选修课程,丰富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为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计划。学生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科技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话剧节”、篮球赛等自主活动层出不穷。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先生在此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李阳英语班。

十多年来,各教研组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有1000多人次的学生在省和全国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近几年高考本科录取率稳定在90%左右,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定在65%左右,学校涌现一批特优生,包括三名江苏省文科状元。2002年——2007年间共计有66名学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考单科成绩进入全省前10名。2008年淮阴中学高考再传捷报,3人进入全省文科前十名,2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50余人被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名校录取;1193名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统招二本以上上线(语数外、选修科目双达线)1089人,本科达线率、重点大学录取率均创历史新高。
历任校长姓 名
职 务
校 名
到任时间
许秉彝
监 督
江北大学堂
1902年3月
沈福昌
监 督
江北高等学堂
1903年7月
刘永庆
总办(监督)
江北师范学堂
1906年3月
夏 斌
监 督
江北师范学堂
1908年12月
蒋 令
监 督
江北师范学堂
1910年2月
王登云
校 长
淮阴师范学校
1912年7月
徐慕杜
校 长
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1913年1月
李宏增
校 长
第四中山大学区立淮阴中学
1927年8月
江苏大学区立淮阴中学
中央大学区立淮阴中学
王德林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中学
1929年9月
汪仲英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中学
1930年
徐书简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中学
1930年
顾敦福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32年4月
顾克彬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33年8月
孙洁黄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34年
范绍曾
校 长
江苏省立龙爪树临时师范学校
1938年11月
江苏省立第二临时师范学校
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47年1月
吉长瑞
校 长
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47年10月
陈天马
校 长
两淮市第一联合中学
1948年12月
江苏省淮阴中学
成可容
代 校 长
江苏省淮阴中学
1956年9月
赵千里
革命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淮阴中学
1967年5月
赵玉星
革命委员会主任
清江市淮阴中学
1969年4月
成可容
革命委员会主任
清江市淮阴中学
1971年11月
葛 澄
校 长
江苏省淮阴中学
1979年2月
王学儒
校 长
江苏省淮阴中学
1983年6月
韩建民
校 长
江苏省淮阴中学
1984年12月
张元贵
校 长
江苏省淮阴中学
1998年7月
校歌《前进吧,淮中!》
古运河畔 黄海之滨
闪耀着一颗教育的明星
古运河畔 黄海之滨
闪耀着一颗教育的明星
淮中淮中 淮中淮中
你造就多少人才
你培养多少精英
郁郁栋梁圃 芬芳桃李林
文明团结 奋发求实
文明团结 奋发求实
朝气蓬勃 不断前进
为四化大业育新人
前进前进不断前进
为四化大业育新人
前进前进不断前进!!
学校地址淮安市解放东路99号
邮编:2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