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禄贞

姓名:吴禄贞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湖北云梦县
出生年月:1880年
牺牲日期:1911年11月07日
出生在一个有“薄田”10亩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随父读书,勤奋聪敏,八、九岁时已能下笔成文。稍长,喜欢诗词,爱读岳飞的《满江红》。尚侠喜武,常舞剑耍刀。1895年,父吴利彬去世,被迫到湖北织布局当童工。后因为女工抱不平,痛打工头而离开。1896年,投军。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1898年,以“学业优异”而被张之洞选送日本学习军事。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样的预校,即成城学校,学习日语和中学课程。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在那里,结识了张绍曾,蓝天尉,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被人称为“士官三杰”。1900年春,参加发起组织励志会,不久加入兴中会。6月,受孙中山之派回国参加唐才常在汉口领导的自立军起义。密定起义军分五路,他与秦力山指挥前军,定于8月9日五路军同时起义,后因故只有他在安徽大通(今铜陵县南)按时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后重返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1901年冬,毕业后归国,在张之洞的军队里任职,后任武昌普通中学堂会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了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黄藻的《黄帝魂》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1903年冬,前往长沙与黄兴、宋教仁等发起组织华兴会,协助黄兴制定长沙起义计划。1904年5月,奉调入京被委任为署理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其时仍与湖北志士暗中联系。刘静庵被捕后,他曾竭力援救。1906年10月,被派赴新疆伊梨考察新军。11月,在兰州因忤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1907年7月,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今沈阳),充督练处监督。8月,被派往吉林延边一带调查界务。9月,被任命为陆军正参领帮办吉林边务。他带人途经敦化县、延吉厅、珲春城,沿图们江登长白山,后折到夹皮沟,历时73天,纵横2600多里,考察了边区的山水村寨,记载了21种图例,绘成《延吉边务专图》,并写了长达10万字的《延吉边务报告》,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力破日本侵略者企图侵吞我领土的阴谋。1909年3月,在中日交涉所谓“间岛问题”中,他起草了长达万余字的《逐节申辩节略》,逐条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迫使日本承认延吉是中国领土。正如日本人所说:“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轻也。”5月,升任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曾自作诗云:“尺地寸土肯让人,匣底龙泉(龙泉,指宝剑)光欲吐”。此间,还秘密担任同盟会辽东支部的主要负责人,悉心掩护同盟会成员在东北地区的活动。1910年3月,奉调回京,被授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法、德两国阅操。12月回国,任新建陆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10月,与倾向革命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商定,利用清政府在河北举行秋操的机会,联合北方新军发动起义,直捣京师。10月29日,山西新军中革命党人起义,清政府急令他率第六镇前往镇压。他立即赶到石家庄,严令受清廷指使前去镇压山西义军的部队撒回,扣留了清政府运往武汉前线的军火、粮饷。并乘机赶到娘子关,与山西起义军代表阎锡山会晤,约定组织“燕晋联军”,他为总司令,阎为副总司令,共同进军北京。11月5日,被清政府任命为山西巡抚,要他“火速”到任。6日,袁世凯侦悉动态后,派人到石家庄策划暗杀他。当晚,他在车站召集军官紧急会议,宣布“采取革命手段,明晨即直赴北京,并分发白布臂箍,使各缠手臂,以为符识,有不服者,即以军法从事。”7日凌晨,不幸于车站被暗杀。时年32岁。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念他的革命功勋,命以大将军例赐恤。同年3月14日,黄兴等人在上海张园主持召开了悼念他的大会。孙中山在祭文里说:“荆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滦州大计,石庄联军,将掣虏廷,建不世勋”。1913年11月7日,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石家庄,基前敬刻“故燕晋联军大将军绶卿吴公之墓。”
字绥卿,湖北云梦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校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来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战败中国之后飞速发展,大为震惊,痛感非改革政治、倾覆清室,不能转弱为强。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发起组织励志会,又毅然加入兴中会。1902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1903年,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湖南发起组织华兴会,积极协助黄兴制订在长沙起义的计划。1904年5月奉调入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在京期间,仍与湖北志士暗中联系。刘静庵被捕后,他曾竭力援救。1906年赴新疆伊犁考察新军。因忤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1907年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任军事参议,旋任延吉边务帮办,根据实地考察,提出《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力破日本侵略阴谋。1909年5月升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次年初被调回北京,授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务,同年冬回国,调任陆军第六镇统制。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赴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党联系,拟联合北方新军直捣北京。后由奸细告密未成。他断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汉口。清廷怀疑其为革命党,但又不敢贸然将其撤换,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抚以笼络。1911年11月,袁世凯指使其死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7日凌晨,马步周率几名打手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然后又割下吴的首级,以便向主子请功。1912年3月14日,在上海张园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孙中山在祭文中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关于吴禄贞被刺,有的材料说,完全是周符麟个人报"私仇","既非袁之所为,亦非清政府所干";有的甚至用恶毒语言污蔑烈士;有的材料明显编造。本文忠实地依据何遂先生亲述的记录,并参考多数史料的记载和观点写成。至于杀手马步周,何遂说:"1924年国民军占领北京时,有一次我和段祺瑞的长子段宏业谈到马步周,段宏业称赞说:‘马蕙田是英雄,够朋友,他的行动省了不少的事。‘这话也透露了一点内情。"据史料记载,马步周得了二万两白银(一说五万两),吃喝嫖赌,生活糜烂。但从此无人敢用他,最终瘫痪潦倒而死。
吴禄贞墓外形为纪念塔式,高约二丈,墓前有阎锡山撰写的"故燕晋联军大将军绶卿吴公之墓"的石刻,概述了吴禄贞的生平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政府将此陵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该陵墓毁于"文革"。1982年3月,河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将三烈士迁葬至长安公园。去年清明,作者专程前往凭吊,但见游人和中小学生至墓前祭扫者不绝于途,莹莹白花,飘洒遍地。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武昌起义后,湖北革命党人开会商议,认定最适合的都督是吴禄贞。他敢于在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发动起义,他对袁世凯的清醒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的革命党人。许多史家认为,如果吴禄贞不死,他的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历史可以呈现另一种局面。可惜,吴禄贞缺少对敌人的警惕,甚至认为护卫自己是怯弱的表现,以致遭到了毒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的英名和业绩,将永载史册。
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革命先驱,在他的家乡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现专门有一条路被命名为吴禄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