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祥

1、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汉族,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高等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辽宁省委委员。1950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大学毕业,1992年6月任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 1995年2月任沈阳师范学院院长,2001年3月任中共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2007年9月由中央任命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山西临猗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86年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代文学专业。1992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研究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3、古典家具专家■ 古典家具专家
■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法人副理事长
■ 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

张德祥,文物修复专家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法人副理事长 鉴博艺苑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1949年5月出生,高工。1969年毕业于北京木材工业学校,1970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1980年在北京木材工业研究所家具研究室工作,1991年任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法人副理事长,主要专长是家具设计制造,古代家具鉴定、修复、研究。
1984年始,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十数篇古家具论文;1985年获市级《科学技术奖》;1989年创办《明清家具收藏与研究》学术刊物; 1990年创立《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 1991年筹办国内民间首次《中国古典家具展》1993年发表《张说木器》一书
4、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教授,硕导,1957年3月19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
学历及工作经历:1978 年起在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化工系煤化工专业本科学习, 1982~1985 为该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二系有机化工(煤化工方向)研究生。 1985~1997 淮南矿业学院助教、讲师、教授,期间 1992~1993 为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 1998 年起在华东理工大学任职至今。 1996 年晋升为教授。 学术兼职: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成果:“煤中卤素等微量有害元素热解化学基础”( 973 子课题)通过科技部验收,“煤矸石生产白炭黑联产氯化铝研究”等多项课题通过部级鉴定,发表论文数十篇,授权专利 1 项,著作 2 部。
近年来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清洁能源与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煤炭转化(煤化工),炭材料,以及清洁燃料与燃烧。
近年来代表性论著:1. 煤化工工艺学 .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10 2. 煤炭液化技术 . 化学工业出版社 3. 煤灰中矿物的化学组成与灰熔融性的关系.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3 ( 6 ) 4. 石油焦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对其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新型炭材料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功臣

辽宁本溪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卫生部模范功臣,中南军区卫生部模范党员,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东北抗日学生运动,抗日战争,东北、华北解放战争。1944年考入日本伪军哈尔滨陆军军医学校,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外科专业,擅长阵地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精通日本语翻译。
1945年张德祥参加军医学校抗日保卫运动,宣传进步思想。入伍后任解放军松江军区卫生部秘书,组织动员成立野战医院,接收前线伤病员。东北四平解放战役时,任一面坡野战医院秘书处主任。三下江南战役期间,任珠河军区医院阵地外科医生。三年解放战争中,张德祥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全心全意抢救阵地伤病员,1947年立一大功,被松江军区批准为甲级模范医生,并获松江军区卫生部模范医务工作者称号,1949年立两次小功,1950年被选为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模范党员,全国解放战争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候选人。获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功臣荣誉证明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正式授衔,1953年张德祥随中南军区卫生部组成胸科专家组转战中南大地以及广西山区,接收与救治解放战争时期及剿匪战斗中的重伤病员。 1966年组织海军医疗手术工作组奔赴86海战前线接受战斗伤病员。 历任武汉军区总医院医务处主任,解放军某基地疗养院院长,解放军海军第425医院院长,解放军第421医院外科手术医师,外科主任,理疗科主任医师等职。
1980年远赴南太平洋执行导弹试验海军大规模军事远航任务,负责舰船医疗卫生与后勤系统保障,舰船航行中立三等功。1983年离休,获中央军委独立功勋荣誉奖章。离休后任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科技交流馆日本语翻译,海军421医院日语培训班教师;信息时报特聘通讯员,广州军区卫生部顾问,广州体育馆理疗按摩中心顾问。著有《实用速效按摩》一书。海军南海舰队多次表彰张德祥离休后先进事迹,授予其“永不褪色的红星”称号。获全国老有所为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