鯻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鯻科

鯻科 Teraponidae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Eukarya

|__动物界Fauna

|__脊索动物门Chordata

|__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__有颌上纲 Gnathastomata

|__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鱼纲Pisces__硬骨鱼系)

|__幅鳍亚纲 Subclass Neopterygii

|__棘鳍总目Acanthopterygii

|__鲈形目Perciformes

|__鲈亚目Percoidei

|__鲈总科 Percoidea

种类:台湾地区计有鱼种5种

生态:热带区沿岸性鱼类,食性混杂,以藻类、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及鱼类等为食。

体呈卵圆形或长椭形,稍侧扁。口斜裂,上下颌约略等长。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主鳃盖骨具二枚硬棘,下方棘较长。体被小到中型之栉鳞;背、臀鳍具鳞鞘;侧线一条且完整,延伸到尾鳍上。背鳍单一而连续,硬棘及软条部间具深刻,具XI—XIV棘 , 8—14软条;臀鳍具III棘, 7—12软条;尾鳍圆形、截形或双凹形。全世界计16属约45种,除约10余种为世界性种外,大都属澳洲及新几内亚之淡水种(Nelson, 1994)。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及澳洲、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等国家之河川流域。

体稍微侧扁,呈长椭圆形。口斜裂,上下颌约略等长。前鳃盖有锯齿状後缘;主鳃盖骨有二枚硬棘,下方的硬棘较长。具鳞片,为小或中型的栉鳞;背鳍与臀鳍有鳞鞘;侧线单一且完整,一直延伸到尾鳍上。背鳍单一而连续,硬棘部与软条部中间有深缺刻,大部分的硬棘部都较为高耸;尾鳍有圆形、截型或双凹形。

分布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及澳洲、新几内亚、印尼及菲律宾等国家之河川流域。对盐度的适应广,有时会生活于河口区,为群游性的鱼类。大部分海产鱼种体色银白杂有黑色纵纹。此科鱼的特征为,鳔中部紧缩而分成前後两室,前室与头颅後端有肌肉相连,可发声,故俗称「鸡鱼」,英文俗名为"Grunters"。全世界计16属约45种,除约10馀种为世界性种外,大都属澳洲及新几内亚之淡水种,台湾纪录3属5种。

如:鯻鱼(图)Therapon theraps Cuvier et Valenciennes、格纹中锯鯻、四带牙鯻、细鳞鯻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