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奥地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奥地利
奥地利黑湖

奥地利

基本资料【国名】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 Republik Österreich)。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地利大公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

奥地利
奥地利国徽

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花】火绒草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面积】83871平方公里。(资料来源:2004年奥地利统计年鉴)奥地利森林总面积为3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

【人口】790.9万(1992)。 811.8万(2006年)。其中外国人75.8万人,占9.4%。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维也纳(Vienna),人口170万人(2008年)。

【国家元首】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2004年4月25日当选,7月8日就任。

【语言】 德语

【国庆日】10月26日

国家概况奥地利 意为“东方的国家”。位于欧洲中部,为著名的山国,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横贯境内,美丽的多瑙河蜿蜒流淌。水力,森林,矿产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农业发达。

自然环境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

奥地利

国家历史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贝格王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领土空前扩大。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签约,成立奥匈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希特勒德国吞并。二战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撤出,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为奥国庆日。

国家政治2004年,奥政局基本保持稳定。政党力量对比有所改变。人民党和自由党联合政府加大各项改革力度,通过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揽子税改方案,推出养老金改革、新的难民法、安全警察法并对教育机构进行精减合并,以提高奥对外资的吸引力,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减员增效,改善教育管理体系等。但这些改革方案,特别是养老金改革触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实际利益,在社会及各党内部引起争议。在萨尔茨堡州等州选、联邦总统选举及欧洲议会选举中,人民党和自由党得票率下降,社民党升势明显,绿党因坚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在州选和欧洲议会选举中的支持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宪法】现行宪法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通过两项附则。1934年宪法被废除。1945年奥重建后宣布1920年宪法和两个附则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总理为政府首脑。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职仪式,通过不信任表决罢免联邦政府及其成员。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权将国民议会通过的法律提案驳回,但如国民议会坚持原案,联邦议会不得再提异议。国民议会共183席,按比例代表制产生,任期4年。本届国民议会2002年11月产生,各党所占席位:人民党79席,社民党69席,自由党18席,绿党17席。议长任期4年,现任议长安德里亚斯•科尔 (Andreas Kohl,人民党)。联邦议会共62席,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议长由各州多数党议员轮流担任,任期半年。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联合组成联邦会议,主要职能是接受总统就职宣誓以及在必要时决定对外宣战。

【政府】2003年2月28日人民党和自由党再次联合组阁。现政府组成如下: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 Schüssel,人民党),副总理兼交通、创新和技术部长胡伯特•戈尔巴赫(Hubert Gorbach,自由党),外交部长乌苏拉•普拉斯尼克(Ursula Plassnik,女,人民党),经济、劳动部长马丁•巴尔滕施坦因(Martin Bartenstein,人民党),财政部长卡尔-海因茨•格拉瑟(Karl-Heinz Grasser,无党派),内政部长莉泽•普罗科普(Liese Prokop,女,人民党),国防部长君特•普拉特(Günther Platter,人民党),司法部长迪特•伯姆多夫(Dieter Boehmdorfer,无党派),农业、林业和环保部长约瑟夫•普吕尔(Josef Pröll,人民党),社会保障部长乌苏拉•豪普娜(Ursula Haubner,女,自由党),教育、科学和文化部长伊丽莎白•盖勒(Elisabeth Gehrer,女,人民党),卫生、家庭与青年部长玛利亚•劳赫—卡拉特(Maria Rauch-Kallat女,人民党)。

【行政区划】全国划为9个州,它们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蒂利亚、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司法机构】全国有三个法院系统:宪法法院,审理涉及宪法、特别是地方与联邦政府纠纷的案件,院长卡尔•科里内克(Karl Korinek);行政法院,审理涉及官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纠纷案件,院长克莱蒙斯•雅伯伦纳(Clemens Jabloner);最高法院,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院长约翰•雷舒特(Johann Rzeszut)。

【政党】(1)奥地利人民党(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执政党。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基督教社会党,1945年改用现名。主席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 Schüssel)。

(2)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执政党。1955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主席乌苏拉•豪普娜(Ursula Haubner, 女)。

(3)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党。1889年成立。1919-1920年执政,1934年被取缔。1945年改名为社会党,1991年6月改现名。主席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Alfred Gusenbauer)。

(4)绿党(Die Grünen):在野党。主要组织是“绿色选择”和“联合绿党”。联邦发言人(主席)亚力山大•梵•德•贝伦(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5)自由论坛(Liberales Forum):议会外反对党。1993年2月由5名原自由党议员成立,11月成立全国性组织。联邦发言人(主席)亚历山大•扎赫(Alexander Zach)。

(6)奥地利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议会外反对党。1918年成立。实行集体领导。联邦理事会总书记瓦尔特•拜尔(Walter Baier)。

【重要人物】

海因茨•菲舍尔:总统。1938年10月9日生于格拉茨市。1971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75年起历任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联邦科研部长,并于1990年、1996年和1999年三次当选国民议会议长。2002年12月起任国民议会第二议长。2004年4月25日当选联邦总统,7月8日就任。曾多次访华。

沃尔夫冈•许塞尔:总理。1945年6月生于维也纳,维也纳大学法律系毕业,博士学位。1968至1975年任国民议会人民党议会党团秘书,1975至1991年任人民党经济联盟秘书长,1979至1989年任国民议会议员,1987至1989年任国民议会人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1995年起任奥人民党主席。1989年起先后担任联邦经济部长、联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2000年2月出任联邦总理,2003年2月连任。曾于1995年和1998年访华。

国家经济2004年奥经济增长率为1.9%,通膨率1.8%,失业率4.2%。2004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318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7万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

国民收入:1970.9亿欧元。

货币名称:欧元(EURO), 1欧元=100分。

汇率(2004年12月):1欧元=1.33美元。

通货膨胀率:1.8%。

失业率:4.2%

【资源】矿产主要有石墨、镁、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

【工业】2002年工业产值625.9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7%。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钢铁、石化、机械制造、造纸和纺织等。2002年工业从业人员为116.5万,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9.6%。

主要工业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0 2001 2002

铁矿 185 184.3 194.2

石油 105.6 105 103.2

天然气(亿立方米) 18 19.5 20.1

(资料来源:2004年奥地利统计年鉴)

【农林业】2002年农林业产值为68.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农林业从业人数21.69万,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5%。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8%,牧场占27%。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0 2001 2002

小麦和黑麦 150.1 172.8 160.5

玉米 185.2 149.3 166.7

马铃薯 69.5 69.5 68.4

甜菜 263.4 277.3 304.3

猪牛存栏数(单位:万头):

2000 2001 2002

猪 334.8 344 330.5

牛 263.4 211.8 206.7

(资料来源:同上)

【旅游业】旅游业发达。2002年接待游客2736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861万人次。全国有各类旅馆70834家,共有床位103.2万张。主要旅游点是克恩顿州、施蒂利亚州、萨尔茨堡州、蒂罗尔州和上奥州。游客主要来自德、荷、瑞(士)、英、意等国。

【交通运输】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部,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交通运输情况如下:

铁路:2002年全国铁路总长5616公里,客运量1.848亿人次,货运量8721.5万吨。

公路:2001年全国各类公路总长约1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快速路1999公里。

水运:内河航线长350公里。客船331艘,货船142艘。2002年多瑙河货运量1231.6万吨。

空运:奥地利航空公司、蒂罗尔航空公司和劳达航空公司共同组成AUA集团,有94架飞机,飞往65个国家129座城市。有六个机场,主要国际机场是维也纳施威夏特机场。

【财政金融】2000-2002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2000 2001 2002

支出 568 604 618

收入 528 590 594

赤字 40 14 24

2002年,国债1465.5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7.6%。

(资料来源:奥地利联邦财政部网站)

【对外贸易】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2000 2001 2002

进口额 1052 1112 1104

出口额 1039 1111 1152

差额 -13 -1 48

(资料来源:2004年奥地利统计年鉴)

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德国、意大利和美国是奥2002年三个最大的贸易伙伴。

【对外投资】 1991年成立“东西方基金”,鼓励到东欧国家投资,政府担保风险。2002年奥在国外投资额60亿欧元,其中在东欧地区直接投资约30亿欧元。

【发展援助】 2003年发展援助额4.4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发展援助的重点是农业、水力、卫生、能源、基础设施、职业培训、科学合作和提供奖学金等。

【外国资本】 2002年外国在奥直接投资为16亿欧元,比前一年减少75%,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值。共有约400家企业在奥投资,德国是奥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

【人民生活】实行全国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主要有医疗、失业、退休和事故四大类保险。2001年工人月平均净工资1701欧元,职员月平均净工资2090欧元。2000年每千人拥有小汽车688.5辆,电视机970台,电冰箱980台,电话870部。2000年全国共有专业医生17445人。医院312家,病床72008张。

国家军事奥地利防务由联邦政府负责。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则通过国防部长对部队实施作战指挥。1993年起实行新的义务兵役制,新兵服完6个月的基本役后,进行1个月的综合演习,并在此后10年内完成为期1个月的复训。对于不能服兵役的青年实行民役制。

奥平时兵力3.5万人,编为3个军、维也纳军区和1个航空师。第一、第二军下辖3个州军区;第三军除下辖2个州军区外,另下辖第三、四、九装甲兵旅;维也纳军区下辖第二轻步兵团;航空师约6000人,下辖3个航空团。奥有动员部队(即民兵预备役)7.5万人,编为8个步兵旅和26个本土防御团。2003年国防预算17.2亿欧元,占总预算支出的2.8%。政区

联邦州

首府

人口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每平方千米

城市数

市镇数

含城市

1

布尔根兰州

艾森施塔特

278,655

3965

70.3

13

171

2

凯恩藤州

克拉根福

560,089

9536

58.7

17

132

3

下奥地利州

圣珀尔滕

1,575,291

19,178

82.1

74

573

4

上奥地利州

林茨

1,399,226

11,982

116.8

29

444

5

萨尔茨堡州

萨尔茨堡

526.875

7.154

73,6

10

119

6

施泰尔马克州

格拉兹

1,199,489

16,392

73.2

34

543

7

蒂罗尔州

因斯布鲁克

693,651

12,648

54.8

11

279

8

福拉尔贝格州

布雷根茨

362,258

2601

139.3

5

96

9

维也纳州

维也纳

1,637,772

415

3946.4

1

1

2005年数据,资料来源为奥地利统计局。

文化教育奥地利教育

奥地利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文凭得到世界的公认,公立大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其教育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4.5%,仅次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奥地利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音乐和绘画艺术方面是有口皆碑。奥地利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6人,其中医生6名、化学4名、物理3名,按人口平均计算,奥地利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全国的教育由联邦政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学费、书本费、上学的交通费全由国家负担。奥地利目前的高校生约为23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约占12%,奥地利的大学免收学费,实行学分制,修完学分便获得学位证书。

维也纳大学、雷奥本大学等大学都是享誉欧洲乃至世界的著名学府。奥地利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其中基础学习阶段为2年,专业学习阶段为2-3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的学习,并通过考试取得必要的学分,学习的最后阶段要写毕业论文,通过之后就可毕业。奥地利的大学最高学位为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是硕士生教育的自然延续,能否成为博士生要看本人的研究能力以及导师同意与否,博士生不限年龄。

奥地利大学的时间安排为:秋季学期10月1日正式上课,次年的2月1日结束;春季学期3月1日-9月30日;暑假从7月2日至9月30日,寒假2月2日至2月底。奥地利的教育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共同组成,设置完善。

【教育】学龄儿童享受9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可免试上大学。2003年奥教育经费共计57.5亿欧元,占总预算支出的9.4%。2002年有各类中小学、职业学校6715所,在校学生123.3万人,大学19所,大学生19.7万人。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新闻出版】2002年全国有各类报纸245种,其中日报31种,主要报纸2002年发行量为:《皇冠报》101.8万份,《信使报》25.8万份,《新闻报》12.4万份,《标准报》11.1万份。主要杂志三种:《新闻周刊》30.4万份;《侧面》周刊10.6万份,《趋势》经济月刊8.2万份。

奥地利通讯社:1946年建立,以向奥报纸和电台提供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消息为主,有时也发布奥官方消息。

1924年建立广播电台。2001年共有5家电台,并用德、英、法、西四种语言对外广播。1957年开播电视节目,现有三套节目。

【文化】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

奥地利
中世纪节当地居民在街头出售食物

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

在奥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应邀赴宴,可着深色装,也可着浅色装;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例如有较重要的人物参加)应着深色装,以示庄重,参加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可着浅色装;听音乐会、看歌剧须着深色装。奥地利的餐馆以"鸽子"作为餐馆的星级标志。"鸽子"越多,餐馆越高级,最高为四星级。宴请可分为工作宴请和私人宴请两种。如系工作宴请礼物可免;私人宴请则需带礼品。 趣闻: 日食五餐的奥地利人>>>

【名胜古迹】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

奥地利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维也纳音乐厅(Music Hall Vienna):奥地利维也纳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

奥地利
维也纳音乐厅

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 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柜,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萨尔茨堡(Salzburg)是奥地利西北部萨尔茨堡州首府,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乐艺术中心”之称。萨尔茨堡1077年设市,公元8世纪─18世纪为天主教大主教驻地和活动中心。1802年萨尔茨堡脱离宗教统治,1809年,根据《舍恩布龙条约》

奥地利
萨尔茨堡

归巴伐利亚,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决定归还给奥地利。这里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城市分布在萨尔察赫河两岸,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城市被苍郁的陡山围绕,充满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尔亨萨尔茨堡(11世纪),历经900年风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本尼狄克隐修道院建于7世纪末,长期以来是当地布道活动的中心。圣方济会教堂建于1223年。模仿罗马圣教堂的大教堂建于17世纪初,是奥地利第一座意大利式的建筑。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纪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宫殿。米拉贝尔宫原是17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宫,18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等的游览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纪建造的皇家花园,以“水的游戏”著称。花园内建筑物的门旁檐下,道路两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时喷射,水花飞溅,雨帘雾障。走进花园内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发出了26种鸟鸣的声音,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空山鸟语。在一处由机械装置控制的舞台上,通过水流的作用,156个活动小人再现了这里300多年前小镇生活的情景。走进萨尔茨堡,无处不见莫扎特的踪迹。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粮食街9号。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

莫扎特故居(Mozartst Seburtuts)奥地利18世纪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萨尔茨堡市粮食大街9号。这是一座金黄色的6层楼建筑。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昔扎特14岁被任命为宫廷乐师。1781年,他向宫廷提出辞呈,迁居维也纳,从而打开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大门,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为了纪念他,1917年把这里辟为莫扎特故居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莫扎特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木琴和钢琴、亲笔写的乐谱、书信以及亲自设计的舞台剧蓝图等。馆内如今还珍藏着莫扎特的一缕金色头发。故居前面是莫扎特全身铜像。莫扎特故居是到萨尔茨堡的游客们必到之处。在博物馆内陈列有莫扎特的一缕金发和少年时使用的小提琴、乐谱。馆前的莫扎特广场上竖有莫扎特全身铜像。广场附近还有莫扎特音乐专科学校等;连商店出售的巧克力糖果等也都以莫扎特命名。萨尔茨堡历史上就以音乐之城闻名,该城每年都举行国际音乐节活动。包括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为期5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为期2周),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为期5周)。其中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的前身即1877至1910年举行多次的莫扎特音乐节。它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世界十大剧院)和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世界三大爱乐管弦乐团之一)为主,广泛接纳世界各国的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独奏家和独唱家。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已成为世界音乐盛会。

维也纳多瑙塔(Donau Tower in Vienna)位于市区北面的多瑙河公园内,于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径31米。多瑙塔高耸入云,为维也纳市容划出一条新的空中轮廓线。塔内设有两部高速电梯,游人可乘电梯从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电梯终点。在电梯终点上下各5米处,分别是露天咖啡馆和室内咖啡馆。登上170米高的露天咖啡馆,顿感冷风扑面,寒气逼人,但俯首下看却有人上九天之感。进入160米高的室内咖啡馆,顿觉温暖如春。凭窗极目远眺,远方巍峨的阿尔卑斯山和穿城而过的蓝色多瑙河尽收眼底。由于两个咖啡馆环塔而建,其地板构架同塔轴相连,故能以3种速度围绕高塔转动,形成别致的旋转咖啡厅,咖啡厅每隔39分钟自转一周。随着咖啡厅的转动,窗外的景色也随之慢慢移动。游人可边品尝饮品,边领略维也纳繁华的都市风貌和城郊的田园风光。

维也纳舍恩布龙宫(Schonbrunn Castle in Vienna)舍恩布龙宫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亦称“美泉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离宫。1694年由玛利亚·特利萨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宫殿占地2.6万平方米,稍

奥地利
维也纳舍恩布龙宫

逊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宫内共有1400个房间,其中44间是以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修装的,纤巧华美、优雅别致;此外,还有以东方古典样式装修的厅堂,如镶嵌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和饰以泥金和涂漆的日本式。房间内部的饰品和陈设也与建筑风格相一致,在琳琅满目的陶瓷摆设中,尤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彩瓷大盘和描花古瓶最为珍贵。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设宴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现在奥地利政府仍在那里举行舞会或款待各国外交使节。在宫内,供人参观的几辆玛利亚·特利萨女王加冕大典时使用的鎏金马车,豪华无比,引人驻足。在长廊上,挂满了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的肖像和记录他们生活场景的图画以及玛利亚·特利萨女王16个女儿的肖像画,其中最惹人喜爱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东涅特少女时代的画像,其优雅细腻的笔调将当时王朝豪华的盛景和奢丽的生活尽现于画上。后来,在这座宫殿里长大的玛丽皇后同其夫君路易十六一起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在房间和回廊的拐角处是各种式样的火炉,其中俄式的大火炉造型最为奇特,堪称一景。在宫殿后面是一座巴罗特式的大花园,每当百花盛开之际,园中奇花异卉芬芳怡人,令人留连忘返,更增添了离宫之美。拿破仑曾两次占领过维也纳,两次都居住在这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幼年时期也曾在离宫的宫廷舞台上为女皇演奏过钢琴。拿破仑战败后,1814年9月—1815年6月,这里曾举行过有名的瓜分欧洲的维也纳会议。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以其纵横捭阖的手腕,在欧洲诸列强之间玩弄均势平衡外交,显赫一时。

【历史名人】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弗朗兹·舒柏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生于1797年1月31日,父亲是维也纳近郊的一所小学的校长,有19个孩子,舒柏特最小。他自幼喜欢音乐,8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1岁时进入免费寄读的神学院合唱团。1811年创作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16岁到他父亲的小学里当教员。他一边教课、一边进行音乐创作。17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等谱曲。18岁那年,一天午后,他拿起歌德的叙事诗《魔王》来读,忽然心情激荡,一小时后,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诞生了。这首名曲,立即轰动了维也纳,使他从此走上音乐创作之路。舒柏特只活了33岁,但他一生却写了634首艺术歌曲。此外,他还写了8部交响曲、一些重奏、奏鸣曲,即兴曲和其他音乐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优美为世人所赞赏。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划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很崇拜贝多芬,1822年,舒柏特带着新发表的作品去见贝多芬,恰好贝多芬出去了。后来贝多芬在病中发现这首曲子,说“这作品充满了神奇的火花”。可是,当舒柏特再去拜见贝多芬时,贝多芬已病危不能说话了。舒柏特临终时要求亲友将他葬在贝多芬旁边,现在他俩的铜像并立在维也纳广场上。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家庭,与父亲同名。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斯蒂芬·茨威格(stephe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 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 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一犹太商人之家,是其父母八个子女中的长子。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Psychoanalysis,又译精神分析),认为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1900年)、《性学三论》(1905年)、《心理分析导论》(1910年)、《文明及其缺陷》(1929年)。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 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 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年);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年);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 K莫名其妙被“捕”,又莫名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奥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车尔尼师从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贝多芬。他是贝多芬最得意的学生,贝多芬曾在1801年--1803年的三年间免费教他弹奏钢琴。他对于贝多芬的作品积极宣传,并在他的作品500号《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的第四册的第二、三章中论述如何正确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能够背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

车尔尼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家,培养了弗兰兹·李斯特这样的学生。他免费教李斯特弹琴,李斯特也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

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家,他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是学习钢琴的学生联系的基础教材。他的地位在于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架起了一座桥梁。

海顿1732年4月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

奥地利
海顿纪念碑

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1732年4月1日,车轮匠马蒂亚斯·海顿的老婆玛丽亚·科勒在罗劳(位于下奥地利,接近匈牙利边境)生下一个儿子。这孩子出生证明上登记的日期是4月1日,起名叫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约瑟夫·海顿曾对自己的第一位传记作者迪斯这么说:“我生于4月1日,我爸爸的日记上也是这么写的。但我兄弟米夏伊尔(另一位大作曲家)总说我生于3月31日。这是因为他不想说我生在愚人节。” (也有说法为海顿生日是3月31日,因为,海顿一辈子都否认他是在4月1日出生的,原来是他不希望别人说,他是在愚人节出生的呆子。)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以修造马车为生,母亲是个厨娘。尽管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都热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对外关系2004年,奥对外关系发展平稳。奥坚持以欧盟为外交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东扩,大力巩固和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5月欧盟东扩后,奥从昔日冷战前沿和欧盟东部边界转而成为欧洲的中心地带。如今奥外交已更多地与欧盟整体外交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事务中,尤其在事关奥和欧盟整体利益问题上,须与欧盟协调一致。奥积极寻求加强与中东欧邻国的关系,推动开展与东欧邻国的区域合作,维护该地区的稳定,为本国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此外。奥还积极拓展与美、俄、中等大国关系。奥主张欧盟与美消除分歧,建立新型的平等伙伴关系。同时,奥还积极推动欧盟与俄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欧盟一体化问题。认为欧盟应加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建设,尽快建立欧盟独立安全防务体系,加强欧洲在面临局部冲突时的干预能力。欧盟应提高决策和行动能力,制定统一宪法,并最终成为高度一体化的联邦。强调大小成员国应一律平等,中小国家只有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各自在联盟内的利益。主张欧盟各机构间权力平衡,维持欧盟轮值主席制,各新老成员国在欧盟委员会拥有一个表决席位。

关于欧盟东扩问题。认为欧盟东扩将长久确保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对维护和促进欧盟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扩将进一步增强欧盟综合实力,扩大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欧盟还应向东欧、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扩大。东扩将使奥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也将给奥带来经济利益。

关于中东问题。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关系到地区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只要中东问题存在,恐怖主义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中东问题应以谈判方式解决,以巴分别建国、和平相处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途径,“土地换和平”原则应予以坚持。支持美、俄、欧盟和联合国四方为解决中东问题所做的努力,认为应推动实现中东“路线图”计划。

关于反恐问题。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认为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强反恐,联合国应在国际反恐斗争中承担领导责任。但同时认为,应防止以反恐为名侵犯民主权利。主张将反恐防恐与维护人权相结合,积极培养共同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关于伊拉克问题。不赞成美英等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伊使用武力,认为美英应尽早结束占领并将主权归还给伊人民。联合国应在伊重建问题上起主导作用。表示愿在欧盟和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参与伊战后重建,并向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关于朝核问题。认为朝核问题源自朝鲜违背所作的国际承诺,寻求发展和制造核武器。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立场,要求朝必须彻底放弃核武研发计划。认为应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对北京六方会谈持积极肯定态度,认为中国在稳定朝鲜半岛及地区局势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与奥地利于1971年5月28日正式建交。9月,两国先后任命了各自派驻对方的大使。中奥建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1974年4月,奥地利外交部长基希施莱格访华,这是两国建交初期奥方来访的最重要代表团。

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把加强同奥地利在内的西欧国家的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1984年4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访奥,这是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外长首次访奥。1985年9月,奥地利总统基希施莱格访华,其是首位访华的奥地利总统。

90年代,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发展加快。1991年10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对奥进行正式访问。1992年1月,奥国民议会议长菲舍尔访华。1993年4月,弗拉尼茨基作为中奥关系史上第一位奥地利总理访华。1994年1月和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和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访奥。1995年9月,奥总统克莱斯蒂尔访华。1996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奥。10月,奥总理弗拉尼茨基再度访华。1997年3月,奥国民议会议长菲舍尔第二次访华。1998年3月,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许塞尔访华。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访奥。1999年3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奥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奥,成为中奥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又一高潮。

2001年5月,双方隆重庆祝了中奥建交30周年,奥总统克莱斯蒂尔第二次访华。2002年7月,外交部长唐家璇访奥。8月,奥联邦议会议长比林格访华。9月,朱镕基总理访奥。2003年1月,最高法院院长肖扬访奥。4月,奥联邦议会副议长哈塞尔巴赫女士访华。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组织部部长贺国强访奥。11月,奥外长费雷罗-瓦尔德纳、联邦议会议长阿格尔和奥社会保障部部长豪普特相继访华。2004年7月和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相继访奥。7月和11月,奥国民议会第二议长普拉默和副总理兼交通、创新和科技部长戈尔巴赫分别访华。2005年4月,应温家宝总理邀请,奥总理许塞尔对华进行正式访问。10月,奥国民议会议长科尔访华。2006年,2月,应奥外长普拉斯尼克邀请,李肇星外长对奥进行正式访问。5月,两国外长就中奥建交35周年互致贺电。2007年1月,应奥政府邀请,华建敏国务委员对奥进行正式访问。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应奥联邦议会邀请访奥。4月,奥联邦议会副议长哈泽尔巴赫访华。8月,应全国对外友协邀请,奥联邦议会议长埃尔利茨率奥中友协高级代表团访华。11月,奥农林、环境与水利部长普吕尔应农业部邀请访华。2007年,奥议会奥中议员小组和全国人大中奥议员友好小组相继成立。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卢永华。中国驻奥大使馆馆址:Metternichgasse 4,1030 Wien。电话:(431)714314948。电传:135794CHINBA。传真:(431)7136816。商务处电话:(431)714314921。传真:(431)714314922。签证处电话:(431)7103648。

奥地利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馆址:100600,北京建外秀水南街5号。电话:65322061。电传:22258,传真:65321505。商务处电话:65321677。电传:22270,传真:65321149。签证处电话:65322061

【同美国的关系】 重视与美国关系。奥虽对美单边主义倾向时有批评,但认为美是世界唯一超强,欧美有广泛共同利益,注意在伊战等问题上不顶撞美,加强与美“伙伴关系”符合奥根本利益。对美贸易额:2002年奥出口40 亿欧元,进口37.4亿欧元。美是奥在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关系】 十分看重俄在实现欧洲和平、稳定和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俄市场潜力和自然资源,在推动欧盟与俄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同时,谋求加强奥俄双边关系。2003年,奥总理许塞尔和外长瓦尔德纳相继访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较快。2002年奥向俄出口9.58亿欧元,进口10.32亿欧元。俄是奥第17 大出口国和第15大进口国。

重视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主张以传统关系为基础,以欧盟东扩为契机,与中东欧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2年,奥对中东欧地区贸易出口额135.87亿欧元,占其总出口额的17.6%;进口额为101.91亿欧元,占其总进口额的13.2%。奥70%的对外投资流向该地区。

【同欧盟的关系】 1995年正式加入欧洲联盟,1999年1月1日成为首批欧元国。2000年2月4日奥人民党与右翼政党自由党联合上台执政,欧盟14国即对奥采取了冻结双边高层往来、降低外交接触级别和停止在国际机构中对奥人选支持的政治制裁。同年9月,欧盟在对奥内外政策进行评估后解除制裁。奥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关系随之逐步恢复正常。奥外贸主要集中在欧盟国家。2002年奥对欧盟贸易出口额为465.17亿欧元,占其出口总额的60.1%;进口额为506.78亿欧元,占其进口总额的65.7%。

【同德国的关系】 由于德在2000年奥右翼政党自由党入阁一事上在欧盟内带头对奥制裁,双边关系一度变冷。随着2001年5月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奥,两国交往增多,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德是奥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奥与德贸易额占奥外贸总额的36.2%,奥向德出口247.8亿欧元,从德进口310.9亿欧元。

教材介绍奥地利在6年级下册第1课出现过

奥地利在<<语文-阅读>>4年级下册第22课出现过,节选自朱冰聪<<欧洲小旅馆>>,有改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8203;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