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蜡

mierocrystalline wax ;native paraffin;ozocerite
白色至微黄色固体蜡状物,无嗅无味。密度0.88-0.92g/cm3。熔点6l-78℃。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醚、石油醚、松节油、二硫化碳、三氯甲烷、矿物油等。主要成分为C25以上的带长侧链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及少量的直链烷烃和芳烃。具有无定型外观和极强的亲油能力。
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精制法。以石油提纯脱蜡的残留物蜡膏为原料,先经减压蒸馏、加丙烷脱沥青,然后以混合醇为溶剂,经脱蜡、脱油、脱色而得
用途:矿物性蜡。主要用作冷霜类化妆品的基质原料,也用作发蜡、唇膏等化妆品的固化剂。
一种天然矿物蜡,是石蜡族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固体到半固体物质,外观似蜂蜡。含碳84.44%~86.15%,氢13.71%~15.30%、氧+硫+氮不超过1.5%~2.0%。呈浅黄、浅绿、浅褐、棕、黄或褐色。硬度1左右。密度0.9~0.94g/cm3。熔点一般为65~85℃。酸值≤0.28,碘值≤8.0。不溶于酸,可溶于汽油、苯、松节油和二硫化碳。多产于页岩、砂岩的断层、裂隙中及含油、气岩层的露头处。目前则大量由石油产物制取经精制提纯后,可用作凡士林、润滑油脂、蜡烛、蜡纸等的原料;还用于绝热、绝缘、隔水、工业涂料及医疗及化妆品等。
石油沥青的一类。源于希腊文,意为有气味的蜡。由石蜡基石油和石蜡-环烷基石油在运移过程中,因温度降低而结晶析出,呈脉状产出或充填于岩石孔隙(或裂缝)中。浅黄色至暗褐色,呈固体到半固体,外观似蜂蜡,比重小于1。主要组分为固体石蜡烃。加热后具可塑性。中国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有天然地蜡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