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什么是截肢截肢分为小截肢和大截肢。根据贾春宝糖尿病足研究院的截肢定义:小截肢是在清除感染和坏死组织的同时,指通过对部分血管重建或肢体矫正,进行开放性的局部截肢,有限地切除部分组织。大截肢是是因无法通过血管重建、药物控制或小截肢来减轻严重疾病状态。大截肢分为低位截肢和高位截肢,低位截肢一般从膝下10公分处截肢,而高位截肢则需要从大腿根部截肢。根据贾春宝糖尿病足研究院的临床报告,高位截肢后患者在两年内的死亡率高越过50%,5 年内死亡率越过80%。

二、截肢临床述语定义1、专业术语定义

足损伤:指足部烫伤(水泡)、腐蚀伤、轻度割伤或足部溃疡。

高危:指具有很高概率将发生并发症的一些特征表现。

低危:指具有很高概率将不发生并发症的一些特征性表现。

治愈:皮肤完好,即皮肤功能性恢复。

坏死:组织失去生命力,所涉及的组织既有干性也有湿性坏死。

坏疽:皮肤及皮下组织(肌肉、肌腱、关节或骨)持续坏死,提示不可逆损害,如不进行截肢手术,治愈希望是不可能的。

水肿:足部缺乏弹性、肿胀,用手指按压有明显的凹陷。

红肿:发红。

胼胝:由于过度的机械压力而形成的过厚的角质层。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或)体征,排除由其它原因引起。

神经性缺血:由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缺血两个因素共同引起。

2、血管定义和标准

周围血管病变:有足动脉博动消失、间歇性跛行、静止性疼痛等临床症状和(或)通过非侵入性血管检查评估有异常,提示有血液循环不良或损害。

缺血:通过临床检查和(或)血管检测证实有循环功能受损的象征。

急性下肢缺血:持续性、缺血性、静止性疼痛,有规律的痛觉缺失2周以上和(或)足、趾的溃疡或坏疽,两者均与踝部收缩压<6.67Kpa(50mmpa)或趾部收缩压<4.00Kpa(30mmHg)

跛行:足部、大腿或小腿疼痛,因走路而加重,休息而缓解,同时具有周围血管病变的证据。

静止性疼痛:定位于足的严重的和持续性疼痛,常常通过足部下垂而使疼痛缓解。

血管成形术:通过经皮穿刺器材或技术重建动脉管腔。

溃疡的定义及标准

表皮溃疡:皮肤全层损伤但未扩展到真皮层。

深部溃疡:皮肤全程损伤并扩展到真皮层,可能还涉及到肌肉、肌腱、骨和关节等。

3、截肢的定义及标准

截肢:一个肢体的远端被切除

初次截肢:在直到最终结局(痊愈或死亡)的一系列过程的第一次截肢。

重复截肢:在先前截肢未治愈而再次从远端开始截肢。

双侧截肢:两下肢同时截肢,不管其截肢水平段的高低。

小截肢:在踝关节及其以下水平关节离断。

大截肢:踝关节水闰以上的截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