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望海堂建于契丹建国之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契丹国诸事正在草创,战争连年,还来不及出版大量图书;这样就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中原购书。在当时军阀割据的时候,他使得望海堂的藏书达到万卷,实属难能可贵。据当时人记载,望海堂里的某些医学藏书,就是在中原也很难找到,当时契丹文和汉文通用,耶律倍就曾将《阴符经》由汉文译成契丹文。

望海堂的藏书规模,在当时的辽朝的最大的,这对于保存在中国古代民族的文化遗产,起了重大的作用。

耶律倍(公元899——936年),小字突欲,契丹族,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

耶律倍博学多才善骑射。但是,在帝位继承的争夺中失败,耶律倍不得已于公元930年11月,率亲信四十余人和心爱的图书千余卷渡海投奔后唐。后唐皇帝明宗盛情接待了他,赐姓东丹,名慕华(羡慕中华之意),又改赐姓名为李赞华(赞扬中华之意),还授予光禄大夫等十余个官职。

耶律倍酷爱藏书,他先后在两个地方建立了藏书楼。一是西宫,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这是公元927年前后建立的。二是医巫闾山绝顶望海堂,该藏书六修建的时间比西宫还要在早,而且规模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