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山蜗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台湾大山蜗牛
台湾大山蜗牛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台湾大山蜗牛[1]

【拉丁学名】Cyclophorus formosensis

【命名者】 Nevill, 1882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山蜗牛科

外形特征贝壳黄褐色,具红

台湾大山蜗牛
台湾大山蜗牛

褐色闪电纹,壳右旋。体螺层周围斑纹呈带状,周缘无稜或仅前1/3体螺层有不明显的稜。壳顶大,圆顶形。螺层光滑无雕刻。脐孔深,部分被壳唇遮住。壳唇白色至浅橙色,外翻。口盖圆形,蜜黄色半透明,向中央凹入呈漏斗状,内面有一乳状突起。

尺寸 壳宽20-23mm。

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

台湾分布 基隆市,台北县平溪乡十分瀑布,宜兰县苏澳,台北县熊空,台北,台湾北部,中部,台北县观音山,屏东县满州乡,新竹县关西镇,苗栗县,台中县,南投县

习性环境栖所环境 生长于中低海拔山区潮湿的落叶堆下或地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