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鲳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眼鲳科

大眼鲳科 Monodactylidae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Eukarya

|__动物界Fauna

|__脊索动物门Chordata

|__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__有颌上纲 Gnathastomata

|__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鱼纲Pisces__硬骨鱼系)

|__幅鳍亚纲 Subclass Neopterygii

|__棘鳍总目Acanthopterygii

|__鲈形目Perciformes

|__鲈亚目Percoidei

|__鲈总科 Percoidea

体高且侧扁。口中型,上颌可伸缩;主上颌骨裸露,无副上颌骨,枕骨上有强大的突起棱骨。前鳃盖骨具锯齿缘。上下颌齿呈锥状齿带。体被易脱落的小栉鳞或圆鳞,鳞片扩展至奇鳍上,颊部及鳃盖骨上亦被鳞;侧线完全,弧形。背鳍单一,硬棘退化,通常覆盖于皮肤或鳞片之下,臀鳍亦然,其后软条皆延长呈镰刀状;胸鳍圆形;尾鳍略凹入;稚鱼具腹鳍,但随着成长逐渐退化或消失。全世界计2属约5种(Nelson, 1994)。热带沿岸鱼种,常成群出现于汽水域,或溯河至河川上流。主要以小鱼或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体色鲜艳,可驯养于淡水中,是水族馆常见的鱼种。分布于非洲西岸及印度-太平洋热带沿岸海域及河口区。

大眼鲳科鱼类的体高且极为侧扁,略呈菱形。眼大,吻尖,口中型。上颌可伸缩,主上颌骨光滑无鳞,无副上颌骨。枕骨上有强大的突起稜骨,鳃盖骨後缘处为锯齿状。上下颌齿呈锥状齿带。鳞片为容易脱落的小栉鳞或圆鳞,鳞片扩生至背鳍、尾鳍、臀鳍等奇鳍上,颊部与鳃盖骨上亦覆有鱼鳞。侧线连续而完整,呈弧形。具一枚背鳍,硬棘退化,通常被皮肤或鳞片所覆盖著,软条部略呈三角形扬起。臀鳍的软条部分延长呈镰刀状,与背鳍位置略为对称。胸鳍圆形,尾鳍略凹入;稚鱼具腹鳍,但随著成长会逐渐退化或消失。

分布于非洲西岸及印度-太平洋热带沿岸海域,为热带鱼类,常成群出现于河口等半咸淡水域,或溯河至河川上流。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因体色鲜艳,又可养于淡水中,是水族馆常见的鱼种。全世界计2属约5种,台湾纪录仅1属1种,即银鳞鲳(Monodactylus argenteus)。

包括银大眼鲳、蝙蝠鲳、黄鳍鲳、射水鱼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