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核能工程、核动力装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核能动力工程、核电技术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工程热物理基础理论、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设备、核动力装置、核动力汽轮机、核动力装置控制、核工程检测技术等。

本专业设有核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测试与控制两个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培养核动力设计和研究运行的培养方针。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核电站、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发电供热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建造、运行与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北京的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海军论证中心、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武汉719所和105所、青岛海军潜艇基地、成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以及广东、长春和华东等地的电力设计院等单位。

我校是国内高校中设置该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2005年12月12日成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为我国民用核动力、军用核动力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核动力是目前人类面对的高科技最密集、最庞杂的大型工程,发展历史短、潜力巨大。虽然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反应堆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子技术、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

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90.5学分,其中理论必修课11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6.5学分,专业指定选修课15学分,专业任意选修课13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5学分。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核反应堆物理、两相流、核动力装置、核工程检测技术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