蟫史
是书二十回。十二册。题“磊砢山房原本”。磊砢山房大概是屠绅的别名。屠绅(1744-1801)字贤书,号笏岩,江苏江阴人。乾隆年间进士。历官云南师宗县知县,寻匈州知州和广州同知。嘉庆年间候补入都,突然逝于客舍,终年五十岁。屠绅豪放风流,生平慕汤显祖为人。著作《笏岩诗钞》、《六合内外琐言》等。本书嘉庆五年庭梅竹氏藏版,现在郑州大学图书馆。先有小停道人序,次有杜陵男文序,接下来两册为人物像赞。第三册起有目录。
书叙海外有甲子石外澳,为天地所钟,有一大树上有刻字,是为奇文。曾有人将其文字带入中原遍访学者无人能识。后有一书生桑烛生尝治金石篆刻,工刀法,识梵文。一日乘船南行,船破落水,抱住浮木,漂至甲子龠,于树昏迷,醒来抬头见树上文字,识之并将之刻下,树上所刻之处遂焦黑,不复再有字迹。因无法回归,桑烛生跳海自杀,为捕鱼人常大溜、沙小溜所救。这两人大有遗民之风,不为官,他们责桑生糟踏天生所赐的生命,并指出现东南沿海五省有倭寇,不思报国而言轻生,是不合道德的行为。桑生悔。经二人安排,桑生于酒肆遇见现为指挥的甘鼎,并同他谈论当地的天时地利以及营城布兵之道。甘鼎大喜,引之为股肱。与之一同察看地形,营建城寨,因城外之水凡居民将桶投入,桶底即脱。桑生利用自己的风水本领,指挥在城中掘四井。最后一井比其它井深两倍,尚不见水,后桑生入井,得三箧,内藏天书,为预测、布兵之类。甘鼎与桑生合议,在秘室中造龛,将书藏在那里,行军之时则藏在枕中,如有用它的时候,就同桑生一起沐浴更衣,焚香拜揖然后再同视之。
先是甘鼎暂离城,有敌来犯,城中只有一百多号兵士,而倭有舰十余,兵士四倍于城中。桑生设计,利用城中居民迷惑敌人以为兵力充足,又以引诱、埋伏等法大败之,退回海。后又有倭敌攻打神泉,利达付卫怯战避走。甘鼎按桑生之计夺回神泉,利达于三日后方回城。甘指挥言于节度使,斩之。
节度使参议区星告诉甘鼎:南海之鄙,石湾村之人将谋变者,为首者为邝天龙,自署为广州王,术士阴为画策,尝以妖火护天龙,变化万端。甘鼎即密令各要处进行围剿。有一矮道士,化作农夫,言节度使如果对他用刑将被调走陇西。节度使大怒,果然要对之用刑,道士以神行遁走。至甘鼎处,甘鼎知其为曾有恩于己之人。道士洞悉阴阳,知区参议病,欲往治。节度使果然被调走,甘鼎升安抚使。往区参议处,见其依然未愈,问之下,才知矮道士身在房中坐着,而首却失去。后得龙女相助,长出首。区参议也复愈。经策划,甘鼎自带五十人,每人的衣服口袋里都有龙女所指挥的异兵,先行暗中攻打石湾村。至石湾村,甘鼎兵不敌邝天龙的魔火,遵龙女嘱退至河边,龙女以水攻之。邝天龙以魔法再破,龙女于天上撒下仙帛收之。邝天龙战败被俘,众仙家啖其肉。庚申夜,矮道人吐火烧石湾。邝天龙的余党万赤逸去。矮道人见伪帐前有碑,看其文字,为将军冯盎建。以剑画地,碑自移去二百步。有妖出,道人撒布裹之,因闻有人呼,被妖挟布逃去。
甘鼎睹此云:此中妖多,不知何日能灭?桑生言多调兵将,有沙小溜潜于盗老鲁处,传密信言老鲁反。甘鼎从桑生所言,招募乡勇,勤加练兵。时老鲁掳得十女,欲据为己有。其中有金娘和铁娘与老鲁的副手私通。因老鲁对此大为不满,引起内讧。老鲁被杀,沙小溜鼓励贼众报官军。
陇西公镇守凉州,回民叛乱,围攻凉州,情况危急。皇上召甘鼎至京,授其为元帅,支援陇西。龙女木兰再来相助。因木兰嫁给一河神,夫妻不睦,故离丈夫前来此助战。得其相助,甘鼎斩将歼敌,有进无退。后来,甘鼎微服渡江东下,龙女木兰从之。后返家,其弟也转至姐姐家,先见姐夫与姐姐相争并被士兵拒之门外,后半夜听得姐姐喊叫,闯入,见她被缚并被鞭打,击倒姐夫,救出木兰。木兰因与其夫恩断义绝,故决绝而去。甘鼎路遇员夫人,请她出山相助平白苗。员夫人告诉他,平苗宜用文士;有蜀中秀士司马季孙,是司马相如后人,才高而不顺于世。如果能命之持檄谕祸福,蜀中之苗,当兵不刃血而平。
甘鼎受教拜而别。一日矩儿说欲去青城山探母。至山,打杀二仔虎,母虎逃。见其母,员夫人袖出一幅剩锦付之,曰:后五百年迷道至■河江沉羽处,可踏此锦而渡。怪兽来攫时,亦可乘此而免。时有逸虎引来一群虎为子报仇,其母催其离去,乘锦而脱。甘鼎遇司马季孙。季孙狂狷于世,因甘鼎易诚相邀,方许之。并于后日偕一人至,云:此吾湖海兄明化醇阐阴阳生死之机,愿与吾同在幕府。甘鼎授二人为正副参军。化醇先不满被授付参,经众人劝说方应。甘鼎至酉阳扫荡叛乱的白苗。白苗的首领为乐般,下有一女谢,甘鼎派化醇到苗营使反奸计。乐般歌舞招待之。化醇见谢,大加赞赏。乐般以她赐之,并让谢侍候化醇。化醇酒虽醉,但为炼道一直守阳丹,故能自持。拒绝之。后沉睡,谢女脱其衣见其阳具缩内,虽挑逗之亦无功。
后化醇的元精离其体与谢女媾合,破其元阳,化醇病萎。被送回汉军营,卧床不起。谢女感化醇乃与手下四女合作,在乐般面前告其重要助手要霸占她的四婢且又图对她非礼,因她是乐般的禁脔。故苗人内乱,乐般投汉家军。平定白苗,又有红苗叛乱。甘鼎又率军至辰州。红苗首领为噩青气,所吐之气能伤人,触者无救,惟木兰之弟矩儿不惧。噩也是逞匹夫之勇之徒。甘鼎于是先于绝处扎寨,然后于山谷中设伏兵,以弱卒诱敌。虽有两人劝说,但噩青气却不听从,闯入山谷,众士卒被消灭,只有酋首噩青气逃脱。噩有一西洋妖师玛知古,有妖镜,虽边卅千万里,心有所向,则镜见之;若临镜而照戈甲,咒卅字,皆为枯朽不堪用矣。甘鼎等设计让乐般和犷儿诈降。饮酒后求视其镜的神验。玛知古不得已取出镜。犷儿先以污水喷之,然而打之于地而碎之。二人乃逃回汉军营。后玛知古被俘。
一日,许、史两都督来,甘鼎问东西两路战事如何?两都督答:李节使被蛮女围于来凤,郭节为妖困于西乡。甘鼎派司马季孙和木兰前往支援。蛮女实为一骸骨所化,性淫。司马季孙设计选强勇等六十余壮勇男子,诈称羡蛮女之色而求与之交合,蛮女见这六十余人长相、壮勇都胜鲜于,大喜。先是探首入强勇裤中,觉其昂然雄伟,即站立与之交,但久久未得其入,后反反复复方成,至■而止,于是六十余人轮番而丧女之元精。
李节使军中乏粮,有两山人来见,问之。为善点石的砭山先生和点金的针道人。针道人只身至蛮女营外,战胜而归。不久,又去敌营,被层层包围,不能穴地而逃。犷儿来救,苗人被战败,针道人方得脱身。
一日,噩青气在营中,忽又来一西洋人,颇似玛知古,言:娄万赤新失明,命其来辅佐大王,报矮道人世仇,取其同党砭、针二道人的顶骨。此人名叫利哑喻。噩青气拜为国师,杀牛宰羊以待之。
矩儿因不惧噩青气之毒气,与之战,大败之。追进一苗地,入店饮食,中蛊卧床,四体乏力。后得异人相救,方存活。犷与其父乐般入山过小墟市,红旗开处,饮者若狂。犷儿进去小憩,看见房子的东角有一人弹琵琶,唱黔中俚曲,询问其姓名,为曹琵琶。平生练习武功,善于用毫尖利锋钩刺人,百发百中。今也欲以之行刺犷儿。幸得木兰施法术将之杀死。
甘鼎招降白苗后,因妖气仍炽,被夺去帅职,令斛斯贵代。后与噩青气战。噩驱苗雏男女蛊流人者诱斛斯贵上钩。斛斯贵果然中计,几乎被害死。幸得木兰、犷儿相救。
甘鼎于账中,得木兰陈报苗人形势。问:矩儿在哪儿?木兰答:■苗悦其小而善战,欲以女妻之。矩儿婚后,即在苗营提供情报。这时斛斯贵来营,将帅印交还甘鼎。矩儿夫妇也于其后救出困在乌蛮江苗营中的木兰。
斛斯侯要攻打西南苗人,听说他们擅长火攻,很担心。木兰说苗人的火器不难克制,但他们的飞箭大多敷有毒药,射中就无救,却是防不胜防防。贺兰说梵僧教遍体涂神鱼膏,就可以防止毒箭。
这时候木兰率军队乘船南征。交址人见中国战船,以火炮攻击,木兰又以法术调动水来破之,大获全胜。
甘鼎在楚南大营派兵与红苗噩青气交战,把他打下马,士卒将之捆住,于是投降。噩跪着请求率红苗三百人,攻岛贼以效力,斛斯侯欣然同意。噩用魔吟等计,捉住岛贼多稼。后多稼惊死于战车中。
此时梅贼在显教岛城,听说种种巨变,惊慌得不知计之所出。后梅贼被擒,立即被斩。
当时苗人叛乱尚未平息,甘鼎在广东沿海扫荡叛苗后,又转过头来至预州援助石中寿。桑烛生与邬郁奉命访虞山都毛子。毛子为常熟知县,年将近四十,善于幻术,能从画图中见一阁而上都天。甘鼎因其有奇能,故下书聘请他,转而向楚王推荐。楚王成接见他并请教退敌之策。毛子施展惊天动地的本领,大退贼人之兵。
被俘的玛知古已归顺汉人,时率云南广东一带万余人,直捣黄苗诸寨。斛斯侯亲自率领贺兰神奇兵力平岛有功者千人出黄苗背后,与蔡小武作战。黄苗从背后偷袭,斛斯侯卧病,不久死。时苗酋■被俘,楚王命速斩。豫州行省传来诏书,封甘鼎为开国舅。甘鼎自愿请求先赶赴黔省平苗,至,与蔡小武战,擒之。周俘邱说,以为应当剽烹,以祭斛斯侯、贺兰二公。自是黄苗叛乱被平。
甘鼎与抚军区星合击交址,抵达交址王宫,擒交址王,再斩娄万赤。区星上书奏善后,立交址行省。自甘鼎以下诸人或挂印除居,或辞官归里。
小说集妖魔神怪于一体,时有西洋异术,比《封神演义》尤为荒诞,而情节既已混乱,人物亦无色彩血肉。书前有杜陵子男序云:怪怪奇奇,形形色色。……其将帅则一韩一范之流也,其兵机则九天九地之神也,其凶妖则蚕蛊猫鬼之余也,其丑类则铁额铜头之属也。言雄武则鞭石成桥,铸铜作柱,未之先也。言诡异则■酒■角、瓯粥召神不足喻也。”
《恩福堂笔记》和黄人《小说小言》以为书中甘鼎是以清平苗将军傅鼐为原型。“此小说中之协律郎诗,魁纪公文也。书中主人甘鼎,盖指傅鼐。傅之材力在明韩襄毅、王威宁右,而未竟其用,举世悼惜,故好事者撰为是书,以同时一切战绩,归傅一身,致崇拜之意。但惧于忌讳,故出之以庾词隐语,饰之以牛鬼蛇神,以炫阅者之耳目。”
《蟫史》可谓为我国古代最长的文言小说,但却没有唐传奇、《聊斋志异》等读来流畅,浅显易懂,而是诘屈拗口,难以卒读。《中国小说史略》评之“虽华艳而乏天趣,徒奇崛而无深意”。
书过荒诞,有淫语,又有影射之嫌,所以被丁日昌列入应禁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