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岂有此理》四卷,有道光甲申(四年,1824)刊本,扉页有“启无松发兑”印记,各大图书馆均有藏。书前有“绛雪草庐”之序。次有题“嘉庆四年〈1799〉孟夏序”的自序。据书中卷一《绛雪斋记》,绛雪斋当为作者斋名,故可以推知二序当为作者一人所作,又据书中之文,作者当为苏州人,生活于乾隆、嘉庆间,为秀才。

序云:“书成,客历数其短而叱曰:是书语无端者,文体淆杂,一弊也;命题怪诞,立说荒唐,一弊也;不庄不偕,非腐即行,一弊也;亵狎经传,诋毁古人,一弊也;飞短流长,乖忤时奴,一弊也;附会牵引,蹈穴架虚,一弊也;摭拾唾余,支离穿凿,一弊也;勿疵诘类,理法粗疏,一弊也。”作者故意宣扬弊端,目的在于曲为之说,揭示本书的特点。书名“岂有此理”正是有意向世态挑战,欲以此书写出生活中的各种弊处。

书四卷,卷一收《荆卿论》、《毛遂从楚论》等评论古人的翻案文章及《混堂记》之类俚文,卷二收《曲说》、《名说》等一类论辨文。卷三收《习医四书文》、《陈仲子判》等文书、判词及赋。卷四收《除肉盆诏》、《讨船妓檄》一类游戏制文。书中所收文章莫不立意新颖,语词犀利,而时多愤疾之言,往往切中时弊。是书虽名为小说,但实与小说之体难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