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长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魏长城

北魏为防备北方草原上的柔然族和契丹族,以及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的进攻,先後筑起两道长城,即北长城和南长城。

北长城修筑於魏明帝泰常八年(公元423年),起自赤城,至于五原、阴山。赤城即今河北省赤城县,五原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长城从今赤城以东的山脉向北,绕过独石口而西去,经张北、尚义、兴和、呼和浩特、包头,而终於乌拉特前旗境,东西长达二千馀里。

南长城又名”畿上塞围”,修筑於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东起上谷,西至於河。北魏上谷郡治居庸县,在今河北延庆县界。长城从今延庆县南的居庸关趋向西南,经蔚县和涞源之间的黑石岭(古飞狐陉),入山西灵邱县,又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到山西河曲县。畿上塞围环绕於北魏都城平城以南,显然是为了捍卫平城而修筑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