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
奖项名称: 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
创办时间: 1990
主办单位:中国兵工学会
奖项介绍
为激励国防工业和兵器行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积极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培养和造就兵器及其相关行业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在兵器及国防系统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科技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并具有优良科学道德和学风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兵工学会于 1990年设立“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该奖到目前为止已评选、表彰了六届。当年的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现在已成为各个专业领域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企业的管理者、科研的重要骨干,有力地促进了兵器行业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会首次评选出的一届青年科技奖。本届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的先进事迹,从不同方面,反映出近年来兵器系统的青年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国防科技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为鼓励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国防建设事业,我会将采用多种形式对他们的模范事迹进行宣传,也希望各推荐单位涌跃撰写反映他们突出事迹的文章,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促进兵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评奖规则
评奖规则
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条例
(2000年8月经五届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一条 为激励国防工业和兵器行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弘扬爱国主义和树立优良的科学道德风尚,造就兵器及相关行业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奖励为我国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我会特设立“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奖授予符合下列条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一、热爱祖国,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提出了新的思想或创造了新的方法,对某一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现实推动作用;
2.在技术开发或工程建设中锐意创新,解决了我国国防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难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在科技知识普及、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管理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年龄在40周岁以下。
第三条 本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与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同步进行),每届授奖人数不超过12人。对同一个人不重复授奖。
第四条 各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负责推荐本学科领域或本地区兵工系统的候选人;学会秘书处负责推荐本行业或相关部门的候选人。
第五条 成立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评审组,该评审组在常务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制订、审议、修改《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条例》,并通过召开评审会议,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最后评选结果,提出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奖励人选;从获得奖励的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奖人中推荐出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报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
第六条 本奖是兵器行业青年最高科技荣誉,以精神奖励为主,并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在适当时机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者予以表彰,由常务理事会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并下发文件通报各推荐单位、获奖者及其所在工作单位。
第七条 评奖工作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合理,保证质量,发现弄虚作假者,撤销其奖励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八条 本条例由本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历届获奖情况
历届获奖情况
第六届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
第六届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推 荐 单 位
崔东旭 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 光电子专业委员会(筹)
王增全 兵器工业第70研究所 发电机专业委员会
易东云 国防科技大学 应用数学专业委员会
魏建国 兵器工业第202研究所 火炮专业委员会
冯健康 兵器工业第206研究所 陕西省兵工学会
丁树奎 齐齐哈尔127厂 黑龙江省兵工学会
赵玉清 河南5104厂 河南省兵工学会
黄 若 湖南江雁机械厂 湖南省兵工学会
李 林 总装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 工程装备专业委员会
钱林方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兵工学会
上官垠黎 兵器工业第203研究所 火箭导弹专业委员会
徐春广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