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鹿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鼷鹿科

分类地位:鼷鹿科(Tragul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的一科,是反刍亚目下最原始的成员之一。本科动物在分类上是介于骆驼科和鹿科之间的一个科。

种属分布:本科包括 2属:斑水鼷鹿属仅1种,产于非洲;鼷鹿属共3种,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种鼷鹿产于云南西双版纳。

形态特征:外貌似鹿而非鹿,无角,上犬齿发达,雄性尤甚,伸于唇外;前臼齿高冠具锐利切迹,吻尖而窄,鼻孔似裂缝,无颜面腺和足腺,脚长而细,每足具4趾。反刍,胃分3室,第3室退化。

生活习性:鼷鹿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林栖动物,多栖息在林缘和草丛中。性温顺,怕人。不结群,夜间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奔跑时似兔。由于体小,极易隐蔽。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每年主要在6~7月交配,其他月份也可繁殖。妊娠期120~155天。每胎产1~2仔。目前数量极少。

主要种类:中国仅1种,即鼷鹿。是中国偶蹄类动物中体型最小的1种,体长仅50厘米左右,体重约2.5~4.5千克,肩高不足33厘米,尾长不到10厘米;掌骨与附骨已愈合而成为单一的管骨;乳头两对;前肢短而后肢长;身体背部棕褐色,杂有浅色斑,腹部白色,并有1个棕褐色条纹,前胸有不规则的赭褐色环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