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爱洛依丝
作者介绍卢梭(1712~1778)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但他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艺术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持续发展。
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10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 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两年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里,德·瓦朗夫人既是他流浪生活的第一个港湾,也是他过于丰富而略嫌病态的爱情生活中钟情的第一个女性;在这儿,卢梭度过了近10年的浪漫而稳定的生活。1749年,卢梭的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获奖。这虽使他一举成名,却也逐渐显示出他同其他启蒙主义者在思想立场上的分歧和差异。其后,他渐渐地与百科派决裂了。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度过的几年是他文艺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的阶段,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因《爱弥儿》同时激怒了当局和百科派,卢梭避难逃至瑞士等地,最后回到法国仍不得安宁。他晚年时在巴黎离群索居,《忏悔录》一书于此时完稿。1778年,卢梭死在一个侯爵的庄园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故事简介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克拉郎,平民圣普乐当了贵族小姐朱丽和她的表妹克莱尔的家庭教师。不久,朱丽和圣普乐相爱了,但遭到她父亲的反对,因为他已经将她许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圣普乐甘愿自动消失。朱丽在父亲的恳求下结了婚,成为贤妻良母,她把自己与圣普乐得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得到沃尔玛的理解,他邀请圣普乐回到克拉朗。。圣普乐周游了世界,6年后重新见到朱丽,他虽然想同朱丽鸳梦重温,但朱丽没有越雷池一步,她因跳入湖中救落水的儿子,染病不起,临死时希望圣普乐照顾她的一家,并与克莱尔结婚。但圣普乐答应照顾她的家人,却拒绝和克莱尔结婚。
人物分析朱丽:朱丽温柔软弱,但她的软弱曾使她在婚姻上改变初衷,她的“软弱”不是惧怕父亲的暴虐,她曾勇敢反抗,她对封建家长发出了愤慨的控诉:“我的父亲把我出卖了,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商品和奴隶,野蛮的父亲,丧失人性的父亲啊!”,然而她受旧道德影响较深,没有勇气对抗父亲“抱着女儿的两膝”得苦其恳求,便决定牺牲自己以尽人子的“天职”,她的“温柔”和最爱美德的特点又使她成为可以协调个人,家庭朋友和社会的中心人物。
圣普乐:他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其性格热烈、英勇、坚强。
在作品前半部:他主要扮演狂热恋人的角色,他带动朱丽共同反抗贵族偏见的言行热烈动人,他的“退让”并非妥协,而是想以这种方式挽救朱丽免受专制家长的迫害。
在作品后半部:他恋情虽如初,但由于朱丽夫妻对他的真诚和友谊,他便也真诚地成为他们的朋友。
他知识渊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曾被人推荐去做军官,但他热爱独立自由,只愿作学术研究,在漫游欧洲期间通过他的见闻,批判了贵族上流社会的种种习俗风尚和小说对华莱山区人民纯朴的思想感情,道德风俗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照。承担了社会批判者的角色。
沃尔玛:他也是新人中的一员,他原是俄国接近宫廷的大贵族,但他背叛了本阶级及其传统信仰,酷爱根据理性重新观察生活。他性格理智、沉着、善解人意、心怀坦荡.
艺术特色卢梭曾指出《新爱洛伊丝》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题材的简单和中心思想的连贯。”
这部作品主要用五个朋友相互间的通信这一单纯的手法构成,紧紧围绕朱丽、圣普乐、沃尔玛三个人物的友谊和婚恋这一中心主题来展开情节,竟将全部内容有机的糅进主人公们的故事中去,故能多侧面多层次的刻画人物,又让读者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的感情、心理和命运上,悬念迭出,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梭的文艺创作强调歌颂大自然和突出人的纯洁感情的特点。在《新爱洛伊丝》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次如此感人至深的把爱情当作人类高尚情操来歌颂。
第一次饱含深情地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古典主义文学描写感情是为了谴责感情,而这里却是为了肯定它、抒发它、讴歌它。
《新爱洛伊丝》与以往爱情小说的区别它具有反封建意义,它是一去争取不到爱情自由、被封建门第观念葬送的爱情理想的悲歌。
卢梭对爱情的热烈讴歌,也是以往的小说中不曾有过的。卢梭认为爱情和道德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调和、可以相容的。两位主人公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的道德,与违反人行的旧道德相反,它源自自然人性,自爱,自尊而又爱他人,尊重他人。
对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得又一个重大特点,也是对文学创作的一大贡献。卢梭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产生的影响。
《新爱洛伊丝》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包含了卢梭的重要思想,无论是教育观点、文艺观点、农村经济、社会平等的思想、宗教观点,还是园艺、决斗、自杀,小说都有多触及,甚至进行长篇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