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麻蜥

(Eremias)

蜥蜴目蜥蜴科的1属。体长不超过100毫米。吻较窄,吻棱不显。头顶大鳞对称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为粒鳞,腹鳞比背鳞大,近方形,向腹中线呈斜行排列。肩前方两侧至腹面有1明显的皮肤褶形成的领围,领围游离缘为较大的鳞片。指、趾下面被棱鳞,股腹面有股孔。尾长为体长的1.5倍以上。已知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中国产9种,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个别种向东南分布到江苏和安徽北部,但不超过长江。丽斑麻蜥栖息于海拔 250~1250米的草甸、草原、河滩、山坡的乱石草丛中。以各种昆虫和蛛形类为食。4月末开始产卵,每产2~4枚,卵径12~14毫米。7月初至8月底孵出幼蜥,刚孵出时全长17~19毫米。

麻蜥可入药,药名麻蛇子:

【来源】蜥蜴科动物麻蜥,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后晒干或烘干。有的地方在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后,置通风处荫干。

【性味归经】咸,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利尿。用于癫痫,小便不利,气郁结滞;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疮毒。

【用法用量】 0.5~1钱(或1个),焙干研粉服;外用适量,焙干研粉香油调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