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苋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水苋菜

植物名(题图)【学名】Ammannia baccifera Linn.

【英文名】Common Ammannia

【分类】千屈菜科Lythraceae,水苋菜属Ammannia Linn.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有4棱,多分枝,略带淡紫色。叶对生,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1.5—7厘米,宽3—13毫米,顶端钝,基部渐狭或成短柄状。花腋生, 1一数朵成聚伞花序,较密集;总花梗短,长约1毫米或近于无;苞片线状钻形;萼管钟形, 4齿裂,裂片三角形,无棱;无花瓣;雄蕊4,子房球形,花柱极短或无。蒴果球形,紫红色,直径1—1.5毫米,不规则开裂;种子小,近三角形。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与分布】产江苏南部,生湿地或稻田中;分布我国中南部至东部各省。

中药材注:药材来源植物与上述植物为同科不同属

【药名】水苋菜

【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

【来源】千屈菜科节节草属植物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a (Buch.-Ham.) Koehne,以全草入药。

【原形态】见圆叶节节菜词条。

【采制】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甘、淡,凉。

①《陆川本草》:"甘,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淡,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痈疖肿毒。

①《草木便方》:"利湿,清热,消痈肿,解热毒,一切火毒。治汤火伤,淋病,痢疾,痔肿。"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咳嗽,水服病。"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通便,消肿。治牙龈肿痛,痈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至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云南思茅以本品作调经活血药,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取得一定疗效,如配茜草、益母草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化学成份】含酚类、氨基酸、黄酮甙。

【附方】

①治水撒病:水苋菜一两,石菖蒲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火淋:水苋菜,醪糟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乳痈:水苋菜、侧耳根、鲜薄荷。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④治咳嗽:肉矮陀陀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水毒疮(手脚发热):肉矮陀陀煎水洗。(《贵州草药》)

⑥治月经不调,痛经:水豆瓣、茜草、益母草,煎汤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