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爱
◆基本资料

姓名:张天爱
英文名:Flora Cheung
职业:设计师
出生年份:1961年
籍贯:中国香港
毕业院校: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
代表作品:Tianart havte和Pavlova系列Tinai London,Juxtaposition,YoPro,Reggie。
◆简历由踏足时装届开始,张天爱就以极女性的姿态演绎自己的作品,一直贯彻“女性”方向。可以说她执着也可以说她自我,当世界大潮在玩什么中性打扮、性感冷艳时,依然走自己的时装路。从作品中可以感觉到,她的思想仿佛还徘徊在怀春少女的情怀中。
·1965年,开始学习芭蕾舞。
·1970年,在世界五千名儿童中,被选为进入享誉世界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的十名儿童之一。
·1980年,决定返回香港发展。初期加入香港芭蕾舞团,并以模特儿身份参加“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时装表演。
·1981年,曾有成为逾五十次封面女郎之多的纪录。
·1982年,在七部影片中担任女主角。
·1991年,创立了新的时装品牌“Tian Art”,并于伦敦和纽约开设了办事处。
·1993年,张天爱担任大连国际时装节艺术总监。
·1993年,在张天爱等人的努力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
·1994年,被英国BBC评为世界三位名女人之一。
·1995年开始,每年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就成了中国时尚界的一件盛事,张天爱的作品,仍用民族化的繁复演绎着时尚潮流。
·1997年,香港时代女性积极人生嘉许奖。
·1998年,金苹果奖十大优秀女演员之一。
·1999年,张天爱的时装品牌荣获中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及中国服装协会十大品牌奖。
·2002年12月,在上海与北京同时推出男装品牌“RGW Russell”。
·2003年9月21日,历经感情的风风雨雨之后,年过四十的张天爱终于找到了此生的真爱,第四次披上婚纱,与比自己小两岁的好莱坞演员、王敏德胞兄罗素(原名王盛德)携手走进了婚姻的盛殿。
·2003年11月6日, 由凤凰卫视举办的首届“中华小姐环球大赛”评委之一的名设计师张天爱表示,所有佳丽的质素也高,也非常能表现出华人女性的美态。
·张天爱曾在1年里,接拍了10部电影,后来又先后签下了23部戏的合约,创下逾50次出任封面女郎的纪录。
·张天爱还被评为亚洲70位美女之一。
◆成名足迹·张天爱从小便在传统的英国式家庭及教育下成长,父亲张有兴是第一位香港华人市政局主席,兼任九年的立法局议员,出生在南美,后移居英国,是典型的英国式绅士。
·张天爱从4岁就开始学芭蕾。1970年,九岁的张天爱从全世界五千名儿童中,被选入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成为十位入选者之一,也成为第一个进入这个芭蕾殿堂的亚洲女孩。也是第一个进入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的中国女孩。因为东方女孩的美丽,每次跳舞张天爱都成为焦点,因为她跳的实在太好,两次获得英国皇家舞蹈学校舞蹈编排比赛的第一名。代表学校外出参赛,也是数度获奖,为学校争光不少。十三岁时,尽管尚未毕业,校方已为她铸造人像雕塑,放在校内留念。
·1981年,她取得了学士学位毕业回港,开始发现芭蕾舞并不能为她解答人生种种疑问与困惑。她背叛了父亲的意愿,决定放弃芭蕾舞蹈家的理想,不再回英国深造。反而,投入了表演娱乐事业,既拍电影又灌录唱片,霎时间成为声名鹤起的贵族明星。但是,电影圈的荒唐复杂却教她急不及待的逃之夭夭。
·她离开演艺圈,她转而投身商场,然而,对生命的严肃与认真依然不变。她爱上了西方哲学,利用闲暇攻读英国公开大学的函授哲学学位课程,让古往今来的哲学家解答她对人生、人性的疑问。这四年哲学教晓她从理性角度剖析人生。期间,她又不断修读电脑及商业课程,她以AnnaPavlova为名的时装店生意亦日渐上轨道。
·今日,张天爱闪烁地站在我们眼前,活跃于商场之上,十足一个成功的时装设计师的典范。当年在学校所念的戏服设计可能是最直接的影响,但她总是强调一点:我设计的服装,要适合那些有个性的年轻专业人士。她的PAVLOVA时装集团亦已在日本、东南亚、中国扬名,在国际上也是小有名气了。
·艺术是需要献身精神的———老牌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以此为宗旨教育孩子们。在学校里,除了病得实在爬不起来了,是不可以躺在床上偷懒的。学芭蕾的日子是苦的,而芭蕾所展现出来的美却令人无法抗拒。
·芭蕾教给张天爱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一种为艺术牺牲的精神就不会有美。我觉得上天给了我坚强的脊梁,真的可以吃苦。”即使病痛也要坚持,即使双脚鲜血淋漓、骨头破碎也要坚持。在皇家芭蕾舞学院学习的时候,张天爱并不只拘泥于舞蹈训练,而广泛涉猎了许多艺术门类,如音乐、歌剧、舞台化妆、绘画、雕塑等,这为她后来从事服装设计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岁时,张天爱亲手做出了第一件自己设计的衣服,那是替同学设计的“改装”牛仔裤。
·1980年,年仅19岁的张天爱以客座艺术家的身份回到香港,并第一次以模特儿身份参加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时装表演。这时她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就是要从事时装设计,于是她又到巴黎歌剧院和纽约工艺学院作进一步深造。
·1981年的“港姐”选举总决赛,按照惯例要在公布结果前安排一场20分钟左右的大型歌舞,可那时候女主角却突然生病住院,张天爱被临时换上场。当天晚上的演出群星闪烁,张天爱凭着出色的舞艺征服了全场。从那之后,很多片商就找她拍电影,有很多杂志来找她拍封面,还有记者来找她做专访。此后的张天爱接拍了10部电影,后来又先后签下了23部戏的合约,创下逾50次出任封面女郎的纪录。在电影里她演的大多是主角,但拍来拍去却都是一样的女孩子,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于是张天爱“逃”了。在1983年,见识了香港娱乐圈的一切美丽与荒唐之后,率性的她竟悄悄地从演艺圈全身而退了。张天爱知道,所谓娱乐圈的浮华生活并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并不属于自己。
·张天爱学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体验一直是她所追求的,只有体验不同的东西,才能知道事物的多种可能。
·早在1982年的时候,张天爱就从姐姐苏珊手中接管BouˉtiqueBonBon,并在1年后改名Pavlova。因为她感觉到芭蕾、演戏都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她把目标锁定为“世界时装设计大师”,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公司和品牌。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张天爱有了自己明确的梦想: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服装品牌。张天爱为自己树立的这个梦想,执著地努力着,并为这个梦想积累知识,积极前进。
·张天爱决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去。从电影圈抽身而出的她,一边搞设计,一边攻读哲学学位,还同时进修计算机和商业课程、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哲学,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虽然张天爱从小是在西方长大的,受的是西方的教育,玩的是西方的芭蕾,三天两头就去一个西方国家。但张天爱自己的定位很明确———我是中国人。
·中国的传统精髓在张天爱的心目中一直占着重要的位置,骨子里都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印记。“因为从小在外国成长,所以更懂得珍惜和欣赏中国本土的东西,也希望能发扬其精华和特色。我觉得过去中国有太多好东西,但后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西方国家一般都不尊重亚洲设计师,事实上是因为我们的确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所以张天爱的作品以中国元素的时尚为主,并渐渐树立起自己的风格。
·从1981年创立了个人的时装品牌后“Pavlova”,张天爱又于1991年创立了新的时装品牌“TianArt”,并于伦敦和纽约开设了办事处。这时候的张天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梦想,并决心为这个梦想继续努力下去。
·经过十多年来不断的努力,致力推动多元化的“全球一体化”及个人主义风格,张天爱在她的设计里融合进了东方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自由思想主义,无论是传统简朴还是大胆前卫的系列,都极具创意,形成了与众不同而独特的设计风格。
·此后,张天爱又创立了个人的高级女装系列及多款成衣品牌,当中包括男士服装系列。她又为世界各地超过100间不同的国际公司设计制服,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巴西、中国及多个东南亚国家开设批发及零售服装专卖店。她的个人时装设计更收藏于伦敦、挪威、香港及中国的著名艺术馆与博物馆。
·张天爱杰出的艺术才能不仅表现在时装设计上,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曾在世界各地成功地组织并参与设计了100多场时装表演及发布会,还为众多芭蕾舞比赛及歌剧表演担任艺术总监与舞蹈编排的工作,赢取了很多国际奖项。
·1993年的时候,张天爱作为大连时装节艺术总监被邀请到大陆,她那富有东方风情又透着新潮气息的精美服装吸引了观众,从此她在中国的服装事业也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人生就是这样,每一次经历都会使自己成熟一步。
◆作品收藏张天爱作品被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
·挪威,海涅-昂思托德博物馆(1995年) 设计主题:从毛装到玉装。

·伦敦,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1999年) 设计主题:从圣像到嘲讽。
·香港,香港博物馆(2000年) 过去十年设计总汇张天爱主要设计系列。
·中国,Tian Art, Ai, Tinai LONDON女装。
·意大利,Gruppo GFT/Tianjin Tak Garment 包括男装系列“JT Uomo”及“JT Comfort zone”。
·南美,FORUM。
·阿根廷,香港皮草商设计优质皮草系列 高级女士服装配饰的珠宝首饰。
张天爱不但在时装设计及商业经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其它艺术领域中也赢取了许许多多多国际奖项。
◆设计风格张天爱是一位能成功利用自己的设计把女性读友的美态和气质表露的时装设计师。
这位设计师的时装哲学是但求清爽简单,而且要做到细致、典雅和充满质感。她的设计绝不缺少明媚的小花朵、浪漫的雪纺、轻柔的颜色,犹如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温柔的、体贴的、淡淡的,完全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天真的自我流露,率真坦白。不过,清纯的少女特色是她一贯的时装个性,就是偶尔的性感也若隐若现,她一再强调自己的设计有所改变,但始终没有逃出女性化的框框。
张天爱用“戏剧化”来形容自己设计的服装,只要穿在身上,你可以把衣服优雅地飘动,便会产生一种戏剧性得韵律,而且十分女性化。当年在学校所念的戏服设计可能是最直接的影响,但她总是坚持一点:“我设计的服装,要适合那些有个性的年轻专业人士。”
原以为受过欧洲文化浸染的张天爱设计的服装一定会步Christian Dior或Yves Saint Laurent的后尘,然而这组个性服装是以厚重的中国服饰文化作底蕴张显中国的传统色彩,面料亦极为考究华丽,大红、玫红、钴蓝、翠绿的缎面上绣以金色、白色的花饰,西式的剪裁中流露出浓厚的中式风格。
她设计了一系列似废物利用为主题的时装。她大胆地运用了胶袋,废纸,襟章等作为材料。她说:“这些时装的确给我一份新鲜感,一种有趣的感觉。”
时装表演和日常穿着的衣服是有所不同的,Flora都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她的时装都以美感和实用为主。她个人认为,东方和西方的时装趋势,根本是相同的,所以她的春夏时装都以短身的上衣、短裙,紧身的设计为主,用料比较轻和略带透明。有一种轻、自然、舒服的感觉。
◆所获奖项1989:连续荣获香港十大杰出衣着大奖和十大杰出青年奖。
1994:被BBC誉为世界三位名女人之一。
◆张天爱语录我始终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也不想出人头地。我只想使自己的人生丰富而有意义。我很想尝试去做各种其他的事情,因为仿佛只有这样,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验证。我非常喜欢内在的深沉的东西,因为表面的美丽其实并不持久。有些女人越老越有魅力,这是因为她们内在的东西很醇厚。
现在是女人大展宏图的黄金时代,女人可以作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业。女人要重塑自我,认清自己的价值,不能从小玩娃娃,而长大以后也不幸成了被人玩的娃娃。女人不应该做芭比娃娃,不应简单地为男人而活。我推崇倍至的偶像是西蒙·波娃,因为她为女人的完美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我不会对婚姻恐惧,我就是有很多爱在心里面,还是喜欢付出爱。我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每次都是一爱就掉进去,也不想为什么,有没有条件,有没有好的背景,有没有读书,什么都不看,爱就爱了。我一直喜欢感情用事。一旦坠入一段爱情,就全部是为了爱情。无论今后怎样,我都会继续爱下去,直到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只要一个女人有本钱,她可以一直性感下去。
时尚与魅力
时尚是没有规矩的,是一种个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自然的。每个人的时尚都是各不相同的,而我的时尚是超前的。
不断的丰富自己是一个女人变得有魅力的捷径。这就需要好学。我现在在学习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舞蹈、音乐……学得多了也会有了艺术修养,这当然就会增加我的魅力。没有艺术修养的人,即便是穿上很时尚的衣服,也会没有动态,神情,没有内涵。学多一点东西会有意思,使我会有灵感。我曾经学习了7年的汉语,所以今天才可以与人用汉语对话。从前我只是心理有,但却不能与人沟通。这就没有了魅力!
我常戴的两个戒指一个是妈妈给的,另一个是罗素送的订婚戒指。手表是在日本定做的,是为配我的服装定做的。手链是苏联的石头,因为我喜欢方形的东西,所以我设计的。都不贵的。手镯是在北京作的,是我设计的。取的是中国的五行平衡的意思。木质代表“木”,黑色代表“土”。金线装饰的万字不到头,是“金”,水晶石头代表“水”,红色的石头代表“火”。都是自然的,不贵的。
婚姻物语
就是要爱我觉得是有一千种爱,我可以是爱情,也可以爱家里,很多不同的感情的爱,还有很多物质的爱,很多不同的爱。但是我就感觉一定要真,真的爱不要表面的,或者是一些对有人伤害的爱,我不可以滥爱,不可以乱爱,是不是?所以我觉得爱的东西要负责任,不要太过份爱。因为我太保护我的女儿,我就会害了她。她是一个女太幸运的孩子,但是我要她要洗碗,要自己喂狗,自己要做很多事情,不能浪费东西。所以我怎么接受别人的爱又不可以乱爱。我跳芭蕾舞那时候,我整天回到芭蕾舞,因为这个就是我的人生,跳芭蕾舞我的老师打我,这个是一种爱。因为为了我的前途,不是我抱着你,我爱死你,对我没用。
我还是会犯一个错误,每一次都是想爱就爱,不想为什么。不考虑条件,有没有好的背景、有没有读书,什么都不看的。
我知道爱情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直到现在,我从来也没放弃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我还是梦想有一个人能在我身边永远包容我,我认为成熟的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爱一个人就要接受她的一切,让她自由去发展。
从前的婚姻失败并没有带给我伤痛,确切的说对我是很好的经验。我认为感情是要绝对的,婚姻不能是有勉强的。如果不可以继续生活在一起那就分开吧,给对方也是给自己一个空间可以过得更好。现在我已经有了男朋友,我们相识20年了,我们曾经一起跳芭蕾舞、一起学习设计、一起拍电影,我们有着共同的志趣。在这些年里我们彼此了解对方,他是那种与我要有共鸣的人,思想要成熟,给我安全感,有西方的浪漫,还有东方的传统,感性但有男人气概,体贴我,但有个性。这将是个会接受我的全部的人,也是我一生最后的归宿。他将会和我白头到老、相伴一生。也许就在明年我们会迎来幸福的佳期。
过了这么久,我发现爱人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是罗素给我信心,我感谢上天同罗素给我这个机会。
关于女儿
我的女儿现在在北京的国际学校读书,那里有50多个国家的学生,象一个小的联合国。我觉得这种环境对她很适合也很好。我对女儿很关心,我们的感情也很好,只要我到北京,我会根他住在一起。我会给她平衡的发展,给她一个基本的家庭温暖。什么都要她学。要运动,做文化艺术,要跳舞要唱歌,就是一种现代教育孩子的概念。我对她说,如果她有一天不想读书,学习,而是要去做自己事情,也要在读完大学后。这是基础。女儿很怕我。但他有能力达到我的要求。
如果让我在女儿与事业之间选择,我会选择女儿。因为对很多人是不能生育的,我觉得生育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所以对我来说,第一是女儿,第二是家庭,爸爸,姐姐,哥哥,然后才是事业。
我不会支持女儿参加各类选美活动,这不是说我不喜欢选美,而要看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要看一个人生出来后的背景。如果女孩子生出来后有很多机会,她就没必要参加选美,选美是为没有机会的女孩而设的展示自己的舞台。我女儿已经有很多机会了,所以选美对她来讲没有必要。不过,我也不是她的后妈,如果她真的想去我也不会反对的。她现在没有要参加的意思,我也不会推她去。
关于自己
我是一个性格多变的女人。有安静的,随和的、个性的,温和的,我是每个分钟都在变化。我是觉得自己是个很奇怪的人。性格多样,象十个国家的女人在一块一样的复杂。有很复杂的思想,也有简单的生活态度。所以,象一个很老的女人的思维。也象一个小的孩子。童心不泯。也许你觉得我成功,但是我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只是怎么快乐就怎么做。
我是一个很随性而为的人,很开朗。
成功概念
不做错事。因为别人做了错事所以不成功,那我们不做错事就会是成功了。
设计理念
是为了人走向国际化的方向,或者希望自己是有层次的。有层次的人不一定有钱但是她有内涵。是有魅力的有性格的人穿。因为我的衣服如果没有性格,就不会展示出穿着着的魅力。
成功男人:敢做敢说,不一定是衣冠楚楚,有个性格,做到真我,知道怎样生活,为自己活着的男人。这种的男人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很难。他要感性,温柔,浪漫。很男人气概。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过去,真的就把它当做过去,当做消失掉了的东西,说没有就没有,随便丢掉。她现在是女强人,就是女强人,她现在是明星,就是明星,她们与她们的过去决裂得那么清楚,那些从前的你呢?……我不要这样,我要我的每个阶段、每个部分都保留起来。我现在是40岁,没错,可我也可以觉得自己还是20岁,因为,我身上还有25%的20岁的感觉呢!”
服装设计理念
我的理想是赋予服装灵气,使它有灵魂,使一件衣服可以随时间环境的不同随意的穿成不同的样子。为人服务。清爽的颜色,简洁的款式。我想这与我的平和的心态、性格有关。我会为不同的人设计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服装。
◆电影作品1981年 《摩登土佬》 合作演员:林子祥井莉 麦德罗齐豫廖丽玲

1981年 《追女仔》 合作演员:石天曾志伟洪金宝刘蓝溪
1981年 《再生人》 合作演员:林子祥林惠民谢贤施继豪
1981年 《飞刀又见飞刀》 合作演员:姜大卫仓田保昭杨盼盼徐少强梁小龙
1981年 《龙咁威》 合作演员:吴耀汉陈欣健
1982年 《猎头》 合作演员:周润发关之琳陈欣健黄锦燊
1982年 《生死决》 合作演员:徐少强刘松仁高雄
1982年 《花劫》 合作演员:邝美宝曾楚霖
◆音乐作品《不死的真爱》 (与郑少秋合唱)
《像雾像电像春雷》 (与郑少秋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