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语

《呼喊与细语》
英文名称:Cries and Whispers
更多中文片名:哭泣与耳语、在细雨中呼喊、哭泣与低语、哭泣与低诉、哭泣与呢喃
更多外文片名:Viskningar och rop 、Cries and Whispers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主演:
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Agnes
英格里德·图林 Ingrid Thulin....Karin
丽芙·乌曼 Liv Ullmann....Maria (and her mother)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USA:106 min / UK:91 min
国家/地区:瑞典
对白语言:瑞典语
色彩: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单声道
级别:Finland:K-16 / USA:R / UK:18 / UK:X / Argentina:16 / Singapore:M18
拍摄日期: 1971年9月 - 1971年10月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片公司: 瑞典电影研究院、A·B电影公司
1973年 戛纳电影节最佳技术大奖
1973年 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女演员
1973年 全美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摄影
1973年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最佳导演奖,最佳外语片奖
1974年 奥斯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等提名
《世界报》:这部英格玛·伯格曼第31部影片是“杰作中的杰作”
法国著名导演弗·特吕弗:“战后电影史上少见的杰作”。
简介:
艾格尼丝身患不治之症,自知一病不起,对人人恐惧的死亡早已习以为常,抱着全然无所谓的态度。她所能做的是对往昔的回忆,她现在全部理解了母亲当初的想法。二妹玛丽雅虽然已经结婚,却还是摆脱不了感情的困扰,在丈夫和姐姐的医生之间徘徊不定。
大妹卡琳也有自己难以理清的烦恼和麻烦。在三个姐妹之间,隔膜已深,都有各自的问题,而又彼此难于沟通。
影片中的“呼喊”意指人物意欲冲破灵魂的阻挡,大声疾呼,一吐为快地袒露埋藏于心底的郁闷与愤懑。与此同时,又以对立的“细语”来形容她们静止的性格的展现和反应。
在情感的调动上,作品借助了背景音乐的魅力,为人物的复杂关系和心灵独白的阐释做了注脚。美妙宛如天籁之声恰恰是人物内心倾诉的喃喃细语,耐人寻味,所营造的无声而胜于有声的氛围胜过一切徒劳的表白。片中,玛丽雅与卡琳和解的一幕,两个人没有一句话,但是可以感受到彼此心灵的贴近。此时,背景音乐选择的是巴赫的大提琴组曲。正如彼得·哈考特所说,“我们有时会忍不住被令人信服的电影情节所感动,但同时我们又感到愉悦,因为在另一些东西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家对各种场合的控制力”。
本片1973年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在会外放映,在英国和美国放映时卖座也不错。《法兰西晚报》称赞这部英格玛·伯格曼第31部影片是“杰作中的杰作”。法国著名导演弗·特吕弗也称这部影片是“战后电影史上少见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