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柯

《那些花儿》由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院的李奕柯倡导发起拍摄。通过电视镜头,重现了一群高三学生走过的高考时光,反映了青春学子在人生道路上有过的迷茫、彷徨、奋斗和信仰。怀念高三萌发拍片念头
李奕柯(约1986年生人)字正经,号李正经(不同的版本还有叫唐伯驴的)。当代才子。原籍天津河北区,祖籍迁谯城县(今亳州市谯城区)。本科学历。毕业于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亳州市第三中学、中国曲艺学院。
李奕柯说,为了怀念高考前那段日子,大一暑假才开始,他便联系高中同学,拍摄一部关于高考前那段日子的电视剧,让流逝的时光重回身边。同学们都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打动了,很快50多位同学都表示愿意参加。通过老师,李奕柯等人向亳州三中的校领导诉说了自己的想法,校方非常支持,并愿意提供拍摄场地和前期的摄制机器。就这样,2006年的7月5日,电视剧《那些花儿—与高考有关的日子》的开机仪式,在亳州三中的大礼堂中顺利进行。
7月6日,全班几十位同学都按时到来,并从学校借来摄像机开始拍摄。“我们没有启动资金,只有靠自己。”李奕柯说,为了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同学主动参与进来,《那些花儿》剧组邀请了亳州当地的媒体进行宣传,结果几乎所有的同班同学都来了。
一时间,一帮学生要拍电视剧的事情,在亳州谯城区传开了,许多单位和个人为剧组提供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各种困难接踵而至由于同学们毫无拍摄经验可言,一切都是摸索中前进,开机不久就遇到了麻烦。李奕柯说,同学们自愿每天大老远地跑来拍片,每天的午餐盒饭怎么解决?随着拍摄的进展,各种消耗的材料工具怎样及时补充?正当大家准备放弃拍摄时,亳州市一家超市的老总看到媒体关于《那些花儿》的报道后很感动,当即赞助了2000元资金和一些消暑饮料。资金及时到位,机器又开了起来。
刚刚顺利地拍摄了一周,学校因急用讨回摄像机。“没有机器,拍摄工作就玩不转”。李奕柯当时急坏了,问家里要了一些钱,又从朋友那里借点,最后买了一部“小高清”才算暂时解决了机器问题,电视剧又开拍了。
掉进河里还想保护机器42天过去后,李奕柯和他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李奕柯说,为了拍摄一场雨中戏,他们利用学校的消防栓,接上塑料水管后,几位同学捏住水管出口,水流从天空而下,像“雨”一样。为了制造闪电,同学们就拿出相机,“咔咔”地按快门……
李奕柯告诉记者,在泗河旁边一场戏,由于雨后不久,河边很滑,两位负责拍摄的同学一不小心滑进河里。“在滑下去时,他们将摄像机举得很高,对附近的同学喊:‘快拿机器’。”所幸河边的水位不深,两位同学只是弄湿了衣服。
电视剧完成时,暑期快结束了,《那些花儿》剧组也该解散了,但是正如李奕柯说的那样,电视剧中留下的只是他们相处的痕迹,而真正的友情却只能深深刻在心中。
北京青年周刊 | 北京青年报 | 信息产业报 | 北青网 | 法制晚报 | 竞报 | 第一财经日报
Beijing Today | 中学时事报 | 北京科技报 | 北京少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