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学校,地处滕州市城区。

滕州市东枕沂蒙山,西掬微山湖,南俯苏淮平原,北依孔孟之乡,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物华天宝,区位优越,风光秀美,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家级红荷湿地公园享誉中外。“科圣”墨子和“工匠祖师”鲁班的故乡,人杰地灵,俊彩星驰,职业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这片神奇、文明、祥和的土地上诞生、成长和壮大。

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用人单位、服务学生”为办学宗旨,坚持“市场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办学理念,是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被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就业明星学校。

学院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7亿元,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846万元。学院现有医学技术、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五个系,开设了电气自动化、建筑工程、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高级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助产等23个大专专业和32个中职、技工专业,涵盖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医学技术、艺术、体育等几大门类。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78个,拥有98处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教学中心和网络中心等现代化设施,设有对外劳务培训基地、普通话测试站、校内实习工厂、附属医院。目前,学院教职工68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3人;全日制在校生达14000多人,成教学员2700余人,已发展成为集高职、中职、技工、综合高中、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培养多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基地。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与浪潮集团、日照钢铁集团公司、青啤集团、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滕州机床厂等20多家大型厂矿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加入了中国南方、上海、北京人才市场,在北京、上海、苏州、昆山等地建立了就业安置基地,在胶东半岛、长三角地区和本地区分别建立就业安置办公室,先后与省内外100余家高新企业和卫生医疗单位签订了就业安置协议。每年都有一大批大型企事业单位来学院招聘人才,大中专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专业建设贴近市场,教学计划贴近服务,课堂教学贴近实践,教学质量贴近学生”,不断完善以应用能力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基本构建起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增长才干、学会一技之长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学院帮困助学体系完善。先后建立了滕州慈善总会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助学基金会、山东移动公司滕州分公司助学基金会,54%的大专学生可以获得每年500—8000元不等的奖学助学金,2007年学院6960名同学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达980万元。学院通过“奖、贷、勤、助、补、减”等多种途径,为莘莘学子求学深造铺就了一条顺畅的“绿色通道”。

学院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加强学风、教风、校风等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融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家庭督导、健康心理咨询、文化艺术熏陶、封闭规范管理“五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学院发展前景广阔。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对学院投资1.5亿元,建设主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高标准学生公寓、现代化运动场和体育馆等设施。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到2012年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本科院校,在校生达17000余人。

“九万里风鹏正举”。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正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办学、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要求,以名师战略建设师资队伍,以特色专业打造学院品牌,以灵活体制丰富办学形式,以优质管理提高育人水平,全力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职业院校,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