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宁•德沃夏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安托宁•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

生于布拉格附近的尼拉霍柴维斯,父为乡村小客店主和屠夫。在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三年后,1862起在布拉格民族剧院乐队演奏中提琴十一年。为合唱和乐队而写的爱国主义《赞歌》获成功后,专心从事创作,作品受布拉姆斯推举获官方奖学金。曾九次访英国,并旅德、俄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倍受欢迎。1891年获剑桥大学荣誉音乐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布拉格大学教授,十年后任院长。1892年—1895年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创作了他最为流行的旅美时期的几部作品。回国后致力于教学和创作,培养出苏克、诺瓦克等后一代捷克音乐家。

德沃夏克的创作力旺盛,作品涉猎体裁广泛。他的歌剧具有很强的抒情气质,多在国内演出,主要作品是:《雅各宾党人》、《魔鬼与凯特》、《水仙女》和《阿尔米达》。

德沃夏克在吸取民间音乐素材方面不像斯美塔那集中于捷克,而是以更广阔的斯拉夫民族民间音乐来丰富自己的音乐语言。他的两集16首《斯拉夫舞曲》不仅有捷克民间舞曲,还包括斯洛伐克、波兰的民间舞曲,乌克兰的民间叙事曲更是他特别钟爱的。

德沃夏克对于独特风格的民间音乐的敏感性,使他在美国短短几年,就很快熟悉吸收了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美国时期作品中《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和《F大调四重奏》(OP96)既有作者对美国繁忙的都市和宁静乡村的感受,对黑人、印第安人的深刻印象,又有异乡作客的思乡之情。《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最深情动人的作品。他对黑人、印第安人音乐的态度,对美国艺术音乐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