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汀泗桥镇
汀泗桥镇,因始建于1247年的湖北省最古老的石拱桥——— “丁四”桥而得名,系咸安区南大门。该镇———
幅员广阔:全镇版图面积180.3平方公里,东与浮山办事处接壤,东南与桂花镇交界,西南与赤壁毗邻,北与向阳湖镇相连。东西最大距离1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4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面山峦重叠,中部丘陵起伏,西北河湖交叉。辖15个村,268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全镇9695户,总人口3.5万人。
资源丰富:全镇共有耕地面积4.4万亩,山林面积15万亩(其中楠竹面积13.2万亩),楠竹固定蓄积量1800万支,木材固定蓄积量18.5万立方米,淡水养殖面积5300亩。基础农业主产水稻、油菜、玉米、黄豆、芝麻、红苕、蔬菜、莲藕、湘莲、鲜鱼、畜禽等;特色农业办有茶叶、草莓、野菜、板栗、黄羊等种养基地,其中汀泗川玉有机茶荣获国际名茶金奖;矿产以石英砂、煤炭和含钙量50%以上的石灰石为主,其中石英砂、石灰石蕴藏量分别在200万立方米和5亿立方米以上;地下矿泉也非常丰富,20多处流量达0.1立方米/秒的泉眼遍布镇内。
交通便捷: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武广铁路客运专红线等四条交通大动脉夹镇平行而过,其中京珠高速公路在镇区有一连接线(跨汀泗河公路桥);温(泉)随(阳)旅游公路贯穿全镇5个村,全长23公里,于2003年9月全面拓宽硬化,建成标准的二级路面;镇内纳入国家2005年—2010年县乡公路建设规划的5条通村主干道正在逐步改造升级,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风光旖旎:大自然和历史造就了汀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雅独特的人文景观;饮誉中外的北伐遗址,翠竹摇风的星星竹海,神韵天成的飞仙洞景,形态怪异的奇石林立,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风景如画的库区山水,香火千年的禅台古刹,古色古香的石板老街,香飘四海的碧玉茶园,桃李芬芳的生态农庄,还有冠名全国之最的千年银杏、百年丹桂……中央电视台曾在镇内拍摄《嫦娥迷恋的地方》、《金土地》专题片,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星星竹海成为接待中外友人的重要参观点。
集镇发达:辖区内电力充足,建有11万伏、2万伏变电站各一座;供水充沛,建有日产1000吨自来水厂一个;通讯快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覆盖全镇,中国电信不仅在镇内实现了“村村通”和宽带上网,而且在集镇内开通了“小灵通”业务;镇邮政所服务项目齐全,管理规范,代办国内各种邮递业务;市场繁荣,集镇内共有300多家商业网点,商贾云集,饮食、住宿、娱乐、保健等功能齐备,镇区街道全面实现了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目标,生活环境舒适,规划中的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陈列馆正式兴建之中;文化、教育、卫生全面发展,镇内办有初中2所、完小6所,初小11所,在校学生 人左右,办学条件全部达到“普九”验收标准,其中汀泗中学是全市唯一一所农村示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全区一流。镇中心卫生院属全市一等甲级医院,医疗点遍布全镇,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通过了国家验收。
企业兴旺:全镇现有民营企业近百家,其中以福华造纸公司、东亚制衣有限责任公司、飞宇竹业汀泗分公司、武钢西山石灰石综合加工厂、鑫盛电石有限责任公司、志华电石有限责任公司、汀泗川玉茶有限责任公司、汀泗金属制品厂等为龙头和支柱,构筑了汀泗桥镇造纸、楠竹加工、粮油加工、服装加工、采矿、运输、服务、铸造、精制茶等“多轮驱动”的发展框架和全面振兴汀泗经济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