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读 音

jǔ yī fǎn sān

解 释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 处

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近义词

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词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灯 谜

卅;带头;翻两番

典 故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