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塞马】参见人事部·其他“得马”。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忘情同塞马,比德类宛驹。”

【得马】《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O指世事无常,祸福相因。唐元稹《哭子十首》之一:“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另参见动物部·走兽“塞马”、人物部·其他“失马翁”。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出处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释义

1、塞:边塞,平原。塞上:这里指边塞一带。

2、善术者:精通易学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一种易学技术。常见的术数有铁板神数,梅花易数,紫微斗数等。是迷信活动.

3、翁(wēng):老者。

4、亡:逃跑。

5、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6、之:他。

7、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为什么。

8、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9、将(jiàng):带领,带着。

10、髀(bì):大腿。

11、丁壮:壮年男子。

12、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箭。弦,拉。

13、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大多数。

14、此:此人,这个人。

15 、以:因为。

16 、跛:瘸腿。

17 、保:保全。

18、折其髀(bì):摔断了大腿。

19、引:拉。

20、故:缘故、原因。

21、掉下:落下。

翻译

靠近边塞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又多了一匹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边塞一带的人,十分之九,绝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唯独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告诉我们的道理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示例

1.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2.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这次没考好,只要从中吸取教训,下次一定可以成功。

近义词

失马塞翁(shī mǎ sài wēng),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塞翁之马(sài wēng zhī mǎ),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